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鸿沟,沪江草鹭装帧设计研究中心成立
平面设计专业在我国众多高校中广泛开设,然而普遍存在个性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书籍设计领域,人才培养与实际业务操作、市场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知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直言不讳。

近期,上海理工大学版艺学院携手草鹭文化,共建了“沪江草鹭装帧设计研究中心”。该中心特别邀请了国内外专家,举办了一系列工作坊,旨在传授装帧技艺。其中,首场授课由英国艺术工作者协会院士、伦敦“5工作室”创始人马克·科克雷蒙(Mark Cockram)亲自主持。在连续的8天里,他向学生们传授了丰富的知识,内容涵盖了书籍装帧、封面设计以及函套收藏盒的制作等多个方面,这些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布面、皮面、皮纸等多种装帧材料的应用。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出版行业本质上是一门依赖经验的领域,它不仅承载着文化的延续,还涉及师徒间的技艺传授。在书籍设计领域,师徒间的传承显得尤为关键。以我国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现状为例,最迫切需要的正是那些能够亲自传授技艺的师傅。上海理工大学与社会机构共同发起的装帧设计研究中心的创建,为装帧设计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
享受翻阅书的愉悦感
书籍设计究竟是什么?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封面设计、插图以及排版可能是最为直观的设计元素,或许还会包括一些独特的装帧方式。吕敬人将书籍设计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装帧设计、文本排版以及编辑设计。装帧设计是书籍设计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设计师完成作品时,不仅意味着一个概念的实现,还需工艺的协作与审美的支撑。
我国传统装帧艺术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孕育出的书籍文化和艺术形式中,蕴含着诸多引人入胜的细节。例如,在古书装帧中,正文页前常添加数页空白页,这些被称为“脏页”,其用意在于让读者在翻阅时,通过触摸这些“脏页”,清除手上的污渍。去年年底,上海图书馆举办了一场以馆藏古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吕敬人特地从北京远道而来,想要一睹这场被誉为“读书人年度必到之地”的展览风采。该展览所展示的仅是馆藏中的一小部分,却已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装帧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西方,书籍装帧是一门独树一帜的技艺。在19世纪之前,西方的出版行业印刷与装订是分开的,书页单独出售,读者需自行挑选装帧工坊来定制个人书籍,这使得装帧工作也成为了读者个人品味的展现。最初,西方的书籍装帧师可能是皮匠或鞋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领域逐渐融入了艺术元素,工匠们逐渐转型为艺术家。吕敬人认为,西方的装帧艺术既坚固又华美,宛如一座坚固而华丽的建筑;而东方的装帧艺术则如同一件柔美、雅致的容器。两者各具特色,在当代的交流中,它们能够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在如今这个读屏时代,我们习惯于通过手机和视频来浏览信息,却往往忽视了用眼观看、用手触摸的阅读方式。物质依旧遍布地球,书籍作为物质的一种,其存在自有其价值。然而,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兴趣,让他们领略书籍的魅力,通过精心设计的书籍来培养阅读习惯,从而在翻阅的过程中体验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为文本增添阅读价值
书籍设计并非仅为设计师的个人满足,其根本宗旨在于让广大读者体验到阅读的乐趣,领略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在纸质阅读逐渐式微的当下,那些曾经属于小众领域的定制书籍、手工装帧书籍以及限量编号书籍等,却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
王强,草鹭文化传媒的董事长,同时也是真格基金的联合创始人,他指出,书籍设计既是一门手工艺,也涵盖了空间与内容的双重属性。装帧书籍的人,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他们不仅将书页、字体、艺术、书壳以及内容巧妙地结合,更是将文字与整个世界紧密相连。一个优秀的书籍设计师,应当与文字达到和谐统一,将它们置于自己创造的新世界中。这样的世界,正是书籍艺术价值的最高展现。
吕敬人认为,在书籍设计的三大要素中,编辑设计占据着核心地位,同时也是我国书业相对薄弱的一环。若将出版人比作制片人,那么设计师与编辑则相当于导演。文本内容本身不可更改,但其叙述方式却可以灵活变动。一位优秀的“导演”能够运用相同的文本讲述出迥异的故事,通过重新编排信息,如图形、图标、数据等辅助信息,为文本增添阅读趣味。图书设计构成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吸引人的封面能在瞬间吸引读者的目光,使其停留更长时间;同时,通过提炼文本信息,设计师以独特的视角重塑书籍结构,这或许正是促使读者将其带回家的关键所在。
王强不禁感叹,现今的书籍设计里,插图的质量似乎有所下降。马蒂斯曾为《尤利西斯》绘制插图,达利也曾为《爱丽丝梦游仙境》献上自己的画作,这些在美术史上享有盛誉的大师,将图书插图视为自己重要的作品之一。绘制图书插图,首先要深入阅读文本,理解角色,而出版社往往无法提供丰厚的稿酬,对于画家而言,这无疑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却未必能获得认可的劳动。”吕敬人说,正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书籍设计距离“精致”远了。
换一个角度审视,出版物的设计革新同样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石。在上海理工大学版艺学院举办工作坊之际,上周末,马克·科克雷蒙亦亲临思南书局,为书迷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手工书籍装帧中的前卫艺术”的讲座,亲自指导读者如何打造独一无二的烫金笔记本。伴随着实体书店的复苏,上海涌现出越来越多面向公众的新型阅读文化场所。出版业正面临一个新挑战与机遇,即如何借助创意设计平台,推动装帧设计文化产业链的拓展。我们要让书籍外观更加吸引人,同时让这种美观带来更大的价值。在从生产到学术研究再到产业应用的各个环节,都蕴藏着无限的创意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