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Tabs 标签页使用方法总结,这些规则你知道吗?

时间:2025-07-23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6评论:0

编辑导语:我们通常所说的Tabs标签页,亦称作选项卡,是一种在屏幕上有效节省空间的方式。其运作原理与卡片式的目录索引相似,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索引标签迅速找到所需内容,这恰恰符合了多数用户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体验。在此,本文为您整理了10种使用Tabs标签页的技巧,敬请关注。

在网页上,其应用场合相对简便,遇到页面内容信息繁杂时,通过标签页进行分类处理,这不仅能提高信息检索的速度,还能减少用户一次性接收的信息量,从而使用户能更集中精力关注当前展示的内容。

本文针对标签页的“基础准则”及“应避免的做法”两大方面,提炼出十个我们需关注的关键规则与技巧。遵循这些准则,不仅能迅速且高效地协助用户完成目标,还能显著提升我们设计的用户体验。

考虑到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和内容种类繁多,本文将聚焦于Web端标签页的应用场景,具体分析其使用状况;同时,本文不涉及浏览器层面上的标签以及导航标签的设计等内容。

一、基本原则1. 标签的文案应当是简短且高效的

1)标签的文案应当简短,做到让用户快速识别

标签的文字内容应尽量采用简明扼要、含义丰富的关键词,若文案过长,则对用户理解和区分信息会构成较大难度。标签的文字需具备清晰的辨识度,以减少用户产生误解;在措辞上,应优先选用名词而非动词,以免用户误将动词当作可点击的按钮。

2)标签的文案应当做到高效展示

标签信息的呈现需要做到快捷明了,例如避免让标签的文案在展示上显得分离,如同图中标签页中状态与数量这两组数据显得不够紧密,这会导致用户在短时间内需要思考它们之间的关联。若设计风格与常规标准有较大出入,用户可能会感到困惑。因此,为了不打破用户既有的使用习惯,我们应尽量减少对设计上的改动。

2. 已选中的标签应当是唯一的且足够突出

1)已选中的标签应当是唯一的

标签页各自独立,彼此不重叠,每次只能展现一个标签页的具体内容,不会出现点击一个标签页却同时显示多个标签页信息的情况。通常情况下,首个标签页被设置为默认选项,若用户未进行预选,可能会感到困惑。此外,与标签页关联的详细内容区域宽度应保持一致,切换标签时,不应调整内容区域的宽度。

2)已选中的标签应当是足够突出

为了确保用户能够迅速识别出已选中的标签页,需要让其显得格外醒目。尤其是在标签页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字体的大小、色彩的运用以及加粗等方式,来提升已选中标签页的视觉显著性。

3. 标签页版面延伸到内容区域,可加强标签与内容的关联性

若将所选卡片标签页的背景色与内容区域的背景色调统一,便能显著提升选项卡与内容区域之间的视觉关联性。

4. 标签页的位置和排序,应当基于人的阅读习惯

1)位置:强调或需要引起用户的注意,请把它放至顶部

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通常遵循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顶部的标签页在视觉引导和吸引用户注意方面更胜一筹。然而,若用户对此不太关注或很少进行切换,则可以将这些标签页置于底部。

2)排序:重要的、使用频率高的标签应当放至前面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是从左至右,因此应当将那些关键性、使用频率较高,或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内容置于前方。通常情况下,默认选项,即位于左侧的第一个标签页,是用户进入页面时最先看到的,因此该页面的信息理应是最为关键,或者至少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此排序为京东商品详情展示,用户首先浏览的是商品介绍页面,随后是商品的规格与包装信息,再之后则是该商品所提供的各项售后服务内容。

二、使用避免1. 避免使用图标作为标签页文案

tabs标签页使用方法_Web端标签页设计原则_卡片标签快速设计排版

在某些情况下,图标可能会让用户对标签内容产生误解,因此若需使用图标,应确保对所有标签都添加,而不仅仅是部分标签。同时,在使用图标时,还需留意将图标置于tab标签的左边位置。

2. 避免截断标签文案,并且让它们有足够的点击面积

确保标签左侧的文字不被截断,以免缩短的文字内容影响用户对信息的辨识与理解。

详尽的标签信息能助力用户迅速锁定所处区域。若左侧标签内容有所减少,不仅会阻碍用户对信息的把握,还可能降低标签的辨识度,增加用户在操作切换时的决策难度。

2)标签页应当有足够的面积,避免让它们进入紧凑模式

每个标签页都承担着层级指示的功能,并且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以便展示标签内容。以浏览器为例,当标签页数量众多时,用户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首先,可点击的区域变得非常狭小,导致精确点击变得不易;其次,标签页所能提供的信息量极为有限,有时甚至仅是一个图标。当然,对于浏览器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打开新的窗口来应对这一挑战。

3. 避免数据为空,就不显示这个标签页

通常而言,在将标签页用作数据信息的分类呈现时,即便该标签页下并无任何数据,此标签页仍应予以展示,否则用户将无从得知该标签页的存在。

4. 避免标签页,在内容较少或者作为比较时使用

应尽量避免将标签页应用于内容分类较少的场合,这样做会减少信息展示的效率。

标签页作为一种对过量信息进行分类的手段,若某个标签页下仅包含少量文字或录入数据,则完全可以在同一页面上呈现这些内容。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屏幕利用率,还能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切换成本。例如,在图示中,仅三组数据信息便可在单页内展示,并通过卡片形式进行区分。

请勿将标签页用于对比不同类型的信息,这样做会加重用户的记忆压力。

用户在切换标签页来对比这些信息时,发现临时记忆这些信息极为不易。因此,在对比不同类型的内容时,建议将它们集中在一个页面中呈现。以苹果官网为例,它在一个页面内展示了Mac机型的对比,用户可以一次性比较三款机型的详细信息。

5. 避免嵌套标签页,如果使用请加大他们的层级关系

在网页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将标签页进行嵌套,这是因为一旦嵌套,页面的层级结构会变得相当复杂,进而可能引发信息杂乱无章的问题,使得用户难以记住自己访问过的标签页。若确实需要使用嵌套的标签页,建议在视觉设计上强化层级区分,同时努力降低一级标签页的使用数量。

6. 避免复杂内容标签页,用户直接删除

在填写表格时,若移除该标签页,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甚至导致数据丢失。因此,执行删除操作时,必须向用户发出反馈提示,并要求其进行二次确认,以决定是否真的要删除。

若移除该标签页对用户影响微乎其微,或重新输入所需成本较低,则不推荐采用二次确认机制,因为此举可能给用户带来较大操作上的不便,而其带来的误操作风险远低于操作干扰。以Microsoft Excel为例,当标签页内有内容时,删除操作需用户进行二次确认;然而,若页面内容为空,删除操作则不会触发任何提示。

在特定的业务情境里,我们必须考虑用户删除操作的频率、误操作所带来的成本,以及删除组件可能带来的干扰,力求在这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位置。

三、总结

这些便是我们在设计标签页时关注的几个关键点,遵循这些规则不仅能有效缓解信息过载的问题,还能显著增强页面的直观性和易用性。然而,若观察到用户对标签页的点击率较低,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错误,我们便需审视这些标签页的设置是否恰当,或是是否违背了之前提到的基本使用规范。

举例所涉及的范围可能并不周全,然而,我们的根本目标仍旧是利用标签页这一功能,来帮助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到页面上的具体内容上。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