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度最美书揭晓!设计为内容服务,盲文书首次入选

时间:2025-08-02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4评论:0

今日,“最美的书”2018年度评选结果公布,雅致的变奏曲作品脱颖而出。众多出版社中,全国20家机构的25部图书荣获此殊荣,它们将肩负重任,代表我国参与2019年“世界最美的书”的角逐。在评价《醍昂—白明的国度》这部作品时,评委之一,著名设计师刘晓翔表示,书籍的设计应服务于内容的展现,此书以白色作为主调,巧妙地融入了雅致的灰色元素,使得书中的核心内容——瓷器,得到了极致的凸显。评委们认为,随着内容载体的日益增多,纸质书籍的生存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能够展现纸张质感的独特设计。然而,设计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服务于内容,它应当提供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并彰显内容的内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入选的25种“最美的书”名单中,一个新面孔脱颖而出,那就是专为视障人士设计的盲文书——《彩虹汉字丛书》(盲文版),它以“触摸阳光草木”为主题,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评委们普遍表示出感动与诚意,给予高度评价。其中,中国台湾设计师黄永松表示,这还是他头一回遇见盲文书的设计。他注意到,封面上黑色背景与右上角醒目的黄色手形图案,巧妙地呈现出光明与黑暗的鲜明对比。阅读这样的书籍,能够引领人们摆脱黑暗,沐浴在光明的氛围中。即便对于视障人士,阅读同样能让他们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光明感。打开书籍,其中不仅包含了普通读者能够阅读的文字内容,还特别设计了供视障人士使用的凸点,这些凸点触感清晰,极大地增强了盲文书籍的易读性,彰显了对人文关怀的珍视。

据消息,今年的“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于6月份启动,报名过程涉及单位推荐、个人报送以及专家提名等多元方式,总计征集到了326种参评书籍,共计541册。这些参评书籍均来自全国101家不同省市的出版社,内容广泛,包括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历史、生活以及儿童读物等多个领域。经“最美的书”评选委员会的邀请,日本设计师松田行正、德国设计师康斯坦兹·伯纳,以及我国设计师刘晓翔、张志伟、洪卫,还有来自中国台岛的设计师黄永松,共同担任了本届“最美的书”活动的特邀评委。经过评委们两轮的投票表决,最终评选出了25种“最美的书”。

2003年,“最美的书”评选活动应运而生,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负责主办。自那时起,已经过去了十几个春秋。在这期间,“最美的书”评委会在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主办方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的授权下,广邀国内外顶尖书籍设计师担任评委。他们负责评选出当年我国“最美的书”,并将这些作品送往德国莱比锡,参与下一届“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活动。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德国莱比锡见证了来自我国共15批次、321种被誉为“最美的书”的展出,其中19部作品荣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更有两项作品脱颖而出,荣获了金奖。中国书籍设计之美的魅力连续15年在莱比锡绽放,这不仅从一角度展现了中国书籍设计的成就与高度,同时也彰显了我国书籍设计者通过不懈与外界沟通与交流,在坚守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核心价值的同时,融入全球设计趋势,持续追求创新与探索的精神风貌。“最美的书”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典范,为中国优质图书设计及设计师迈向国际舞台搭建了关键平台。

“最美的书”是一项公益性质的书籍设计评选活动,其评审准则不仅与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标准相契合,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核心精神。该评选推崇书籍设计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旨在提高我国书籍设计的整体水平,同时为我国图书设计走向全球搭建起一个展示的舞台和窗口。十多年来,"最美的书"评选活动始终重视书籍设计的全局性,强调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关注书籍设计对书籍功能的增强,追求设计风格与触感的和谐统一,并注重运用作为设计关键元素的技术方法。

2018“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醍昂:白明的国度》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书籍的雅致灰调与所选质感丰富的纸张相得益彰,陶艺家的创作风格与书卷气息完美融合,书名虽无色压凹,却需读者细心探寻,整体呈现出一种内敛的美感。护封的凹凸纹理让人联想到陶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书籍内容的期待与阅读兴趣。书中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版面布局疏朗,留白得当,掌控着阅读的节奏,主次清晰,凸显了作者陶艺作品的魅力。

《历史的“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正方形的书籍展现了纸张空间设计的丰富可能性。本书借助中日韩三国建筑设计师及书籍设计师的交流与作品展示,平面设计师在纸张的限定空间内,展现了他们对“场”的掌控、理解以及设计过程。在排版上,文字间距被拉开,既有纵向排列,也有横向分布,大小不一,甚至45°斜排,这些手法反映了多样的创意理念、空间感知以及不同的编排原则。纸张质地柔韧,其上文字内容与建筑学中的设计思想相互交织,构成一个由厚度塑造的立体空间;其中融入了中、英、日、韩四国的文字,排版样式丰富多变。

《东坡乐府雅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选用木质盒子作为装帧,其外观颇似某件物品。揭开盒盖,图书的色彩搭配显得格外精致、新颖且赏心悦目。盒内既有书籍又有笔记本,这种搭配符合当今的流行趋势。图书中的插图设计得十分精美,采用特殊纸张,尺寸适中,尤为值得称赞的是,设计师巧妙地将注解用红色呈现,与正文色彩相得益彰,显得格外雅致。

《汇创青春: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作品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籍的色彩设计充满现代气息,与抽象的几何图案相得益彰,展现出鲜明的视觉冲击,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每一章节的内容均以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使得在书页的边缘处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查找和阅读。书体小巧而扎实,握感适中,非常适合阅读体验。

《鲛》

文艺发展出版社

手工精心制作的封面纸张,其上水波纹图案与书籍主题相得益彰,而凹凸不平的质感更增添了书籍的朴素气息。书脊上点缀着简洁的文字信息,便于在书柜中快速检索。内页选用朴素的灰蓝色专色,以最简约的设计元素,打造出既雅致又富有节奏感的版面。整体风格平静而雅致,将读者引领至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海洋世界。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封面上的文字凹凸不平,斑驳陆离,与质感丰富的纸张相映成趣,彰显了传统与当代的交融之美。书脊的装订手法既简洁又实用,棉线材质的质朴感与书籍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内页纸张色彩与质地的差异,巧妙地区分了书籍的内容:海子的诗作以橙色呈现,寓意着阳光与大地;韦尔乔的画作则以白色为主,传达出苍白与压抑之感。当二者相遇,画面便融入了泥土的色调(土色)。此外,切口处采用的骑马钉装订方式,先切齐再折叠,独具匠心。

《庞茂琨:朋友圈的100张面孔》

重庆出版社

详细记录下速写面部的全过程。画面通过镜像反射和蒙太奇技巧,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主题,极大地提升了观赏的趣味性。筒状装帧设计保证了视觉上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香格纳画廊》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这本书的整体形状显得修长,初看之下仿佛是一件充满未来气息的容器,其长宽比例恰到好处,书体的分量让读者感到满意。书封以白色为主,点缀着黑色数字,鲜明地展现了画廊的历史。内页使用的柔软纸张与以往画册的材料不同,提升了阅读时的舒适度。内容信息丰富,但排版布局井然有序,节奏适中,整体设计风格简约而宁静。

《“微”观茶花 束花茶花发展简纪》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该书属于科技读物范畴,其护封运用了模切技术,并采用了浅粉色调,让人不禁联想到绽放的花瓣。封面与内页均以粉色贯穿,搭配富有节奏感的版面设计,再加上两条彩色的丝带点缀,与内页中央的亮黄色页面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茶花花蕊的黄色。这种设计以简约取胜,将读者巧妙地带入了一个充满茶花意境的世界。书中所采用的图表布局不仅增强了信息的易读性,还极大地丰富了设计所运用到的视觉语言形式。

《飞鸟集》

商务印书馆

每一处都留下了飞翔鸟类的印记。全文以两条线条贯穿,象征着鸟儿飞翔的路径,亦隐喻着两位翻译家作品的版本。此设计充满诗意,材质轻盈,与飞鸟的形象相得益彰,却又不显刻意。

《沈从文故乡五书》

北岳文艺出版社

这套图书价格亲民,便于阅读。设计师在纸张选用和排版上追求简洁,封面上的压印图案展现了作者故里的多样风光与纹理,诸如水、稻田、房屋、麦浪等视觉元素跃然纸上。封面上的黑字错落有致,设计颇具特色。浏览图书内容时,发现版心布局合理,页边距宽敞。每行文字不超过30字,每页行数限定在24行以内,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评委赞赏设计师对这种低成本图书设计的尝试。

《彩虹汉字丛书》(盲文版)·触摸阳光草木

山东友谊出版社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标准_书籍排版设计_2018最美的书评选

该书深入探索汉字形态的演变轨迹,并结合字词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使盲人能够无障碍地感受文字,并阅读其内容。其封面以黄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给人以沉稳之感,实则轻盈便携。内页中的盲文字体触感清晰,生动展现了盲文字体的演变历程。此外,为方便普通读者阅读,书中还特别配备了文字与盲文对照,且文字部分同样可触摸。本书整体设计简洁明了,视觉效果突出。

《云上》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色彩的搭配与文字的编排宛如置身云端,封面的边缘与整体设计浑然相融,制作工艺达到了极致。若能更加轻盈一些,那就更加完美了。

《高二适先生年谱》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此设计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完美融合,实属难得。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年谱设计而言,这一点尤为珍贵。设计者巧妙地运用线装手法,巧妙地勾勒出了“高”字,为整体增添了一抹文艺气息。内文则以时间为主线,版式布局严谨,留白处显得空灵,所展现的中国风格与本书主人公高二适的事业轨迹相得益彰。纸张选材精良,轻巧细腻,函套上主人公的签名位置处理得既巧妙又自然。以主人公的书法作为书衣,设计得恰到好处。

《市井西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本书分为主体与副册两部分,主体册详细阐述了众多市井行业的名称;副册则别具一格,以漫画形式描绘了各行各业的人物形象,而各行业的特点则通过经折装来展现。经折装的一面展示的是生动的画面,另一面则记录了市井中各行各业从业者的言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里的市井生活同样是属于全人类的。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设计之中流露着真挚情感,采用老字号点心店那种简朴的包装纸,以及手工打毛边的工艺,展现了那些逐渐消逝的民间传统行业,呈现出一种朦胧的韵味。书籍的装订方式既古老又充满民间特色,页码的编排也颇具匠心。正文中的文字与大幅图片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视觉表达。黑白图片印制在粗糙的纸张上,营造出一种古朴斑驳的视觉效果,仿佛在暗示着新兴的行业都源自于古老的行当。

《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作品集》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

本书巧妙地将书盒压印与封面烫白技术融合,打造出“书籍设计”和“book design”的汉字与英文组合,其中汉字采用压凹工艺,英文则运用烫白技术,天头部分滚以黑色,营造出新颖的视觉体验。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书籍设计师在装帧设计和材质运用方面的创新精神。此外,图书的文本设计同样独到,文字与图片布局得当,均匀分布。本书出色地展现了338件杰出作品的内涵,鉴于本次展览未设全场大奖,其在设计上亦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展品的设计与展示既信息丰富又充满趣味。书页边缘毛糙且分布不均,这不仅是对各类获奖作品的分类方式,还使得整本书在阅读时呈现出细腻、优雅、平和、端正的氛围。正文部分选用多种纸质材料,印刷质量上乘。

《便形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影像集中收录了66张类似鸟类粪便的便形鸟照片,外观看似普通。但翻开之后,便会发现它巧妙地划分为三个各具特色的板块:首先是《便形鸟影像》这一板块,其中的黑白照片既真实又带有朦胧美,设计师特意降低了照片的清晰度,并对拍摄细节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接着是《便形鸟图谱》,这里呈现的是彩色的图像,配有文字说明,部分图片还能向两侧延伸,图案精致美观;最后是《便形鸟揭秘》,考虑到可能引起读者的不适,特设了封条,需揭开封条后才能一窥究竟,展示出各种真实的鸟粪形态。作者独具匠心,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脏污物体比作鸟类,通过照片从黑白过渡至彩色的视觉变化,巧妙地展现了编辑设计的层次结构,这成为了该书赢得评委青睐的关键因素。

《鼻屎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

幽默风趣,内容与设计完美融合,将生活中那令人不齿的陋习描绘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年轻设计师的朝气与精心打磨。

《寻绣记》

成都时代出版社

整体设计融合了浓郁的民间风情,同时满足了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书籍的章节页以地道的民间刺绣为素材,不仅增添了书籍的层次感,也为读者带来了意外的乐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字版面简约而不失雅致,非常适合静心品味。封面则选用了手工剪裁的布料,与书名相得益彰。

《井上有一/栋方志功/八木一夫》

商务印书馆

外观上颇具特色,选用吸铁石作为书籍的封面材料,整体以黑色为主调。三本书的脊背设计完全相同,而书口则呈现出毛边、平整、以及参差不齐的三种不同风格,并在书口、天头与地脚之间进行交替变化。此设计的手感十分舒适,书中的照片也统一采用了黑色,从而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和谐统一感。

《敦煌》

朝华出版社

设计充满手工气息,纸张触感柔滑,边缘的毛边处理恰到好处,既不显得做作,又与整体主题完美融合。纸张色调与敦煌的印象相得益彰。书脊的模切不完全,其形状宛如石窟的洞口,一旦撕开,书名便显露出来,这一设计颇具匠心。

《肖全金川》

中国青年出版社

细节富有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序言部分的纸张材质和装帧设计非常独特,色彩上模仿了西藏的经幡,既像是全书内容的分界,又与书中的隔页相得益彰。全书以彩色照片作为结尾,视觉上变化丰富,绝不单调。

《蝶恋花》

中国画报出版社

这本双册姊妹书的韵律感由蓝紫两色的交融所打造。书中插图既富艺术魅力又充满神秘气息,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小巧轻便的开本设计让这本诗集的阅读体验变得尤为舒心愉悦。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凭借四十载的实践经验与研究心得,对书籍设计理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并对设计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书中着重于教学内容的呈现,内容信息量充沛,涵盖了东西方设计的多种理念及书籍制作技巧。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与情感,鉴于本书面向广大普通学生读者,因此其设计风格简洁明了,工艺上并未过于复杂。该书的一个显著优点在于,尽管它只是普通的平装本,但其适中的宽度却非常适合学生平铺阅读,使用起来非常舒适。在色彩搭配上,本书以红色为主色调,并辅以适当的留白来衬托,显得格外协调。此外,它还附有实用的印刷排字级数表,便于读者参考。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