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情人节的由来:圣瓦伦丁节的多种说法,你知道哪些?
西方情人节亦称圣瓦伦丁节,定于每年的2月14日。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公元3世纪时,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为了激发本国男子参军时的士气,让他们能够毫无牵挂地投身军旅,下令取消了所有婚约。然而,瓦伦丁这位神父却公然违抗禁令,为两位相爱的青年举行了婚礼。不幸的是,瓦伦丁因此于公元270年2月14日遭受绞刑之刑。后来这天就被定为“情人节”。
瓦伦丁被誉为最早的基督徒之一,在那个年代,信仰基督教往往伴随着风险与生命的代价。还有一种说法,即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被设立为纪念对众神皇后约娜敬仰的节日,而2月15日则被定为卢帕撒拉节。在这一天,平日里被禁止交往的年轻男女得以相聚,共同跳舞。若双方情投意合,便有可能结为连理。基于这一传统,2月14日被正式定为情人节。
维多利亚时代落幕之后,情人节的习俗逐渐变得不再盛行。然而,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贺卡的大规模流行,情人节的风潮再次兴起,重新燃起了热情。这幅图展示了伦敦博物馆收藏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情人节卡片。
在1900年,埃德蒙·莱顿创作了一幅布面油画,名为《God Speed》,这幅作品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晚期,一位贵族女性与一位骑士之间在宫廷中的浪漫爱情故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庆祝情人节的习俗亦有所变迁。在1930年代,温馨的情侣们常于沙发上相拥而坐,此时,男士便会从怀中取出精心挑选的礼物,递给身边的伴侣。
如今,2月14日被广泛视为情侣们的节日,用以庆祝爱情、浪漫,以及与之相关的花束、巧克力和贺卡。在这一天,情侣们会相互赠送糖果、鲜花或其他礼物。这个节日现已深受各国青年人的喜爱。关于“情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各种传说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广为流传。
在一些国度,情人节逐渐演变成女性向男性传达情感的潮流,因此,3月14日又被称为“回情日”,在这一天,男性会向女性赠送礼物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2004年的情人节当天,马尼拉市政府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接吻马拉松”活动。这项活动邀请了5122对情侣,在午夜零点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共同参与。短短10秒钟的接吻瞬间,以及绵延两公里的接吻队伍,共同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超越了今年1月智利人刚刚创下的纪录。
2006年,台北101大厦在情人节这一天。
圣地亚哥的情人节,树上被用爱心装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