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论文常茫然?第一步:确认刊物是否符合评职要求
许多写作者在必须投稿时,会感到十分困惑,不清楚如何着手,也难以确定适合的期刊,现在就为各位梳理初始环节~
一、确认刊物是否符合你的评职要求。
1.确定期刊是否为合法出版的正规正版期刊。
若投稿至非法刊物,最终可能导致研究成果失效,甚至无法获得认可,或遭受单位及学校的相应处理。需留意的是,即便新闻出版总署能够核查,也并不代表你手中获得的出版物就一定是正规渠道获取的。由于刊号可以伪造,任何人都有可能制造虚假期刊。若需辨别期刊真伪,可以查阅我之前发布的文章内容,或通过评论区进行咨询。
2.刊物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例如学历认证是关键,你投稿到普通期刊,那就没什么价值,或者机构规定刊物每期发表文章数不超过五十篇,而你选择的刊物正好超出这个数,同样不合适。因此在投稿之前,必须仔细考察出版物是否满足你的条件。
期刊的出版时间与网络发布时间,也就是数据库能够检索的时间,是否达到你的期望。
提前提交材料前,期刊必须完成出版并发布上网,提前拿到期刊有好处,尤其在当前疫情干扰下,很多期刊都无法正常出版,例如新疆所有期刊,已经四个月了仍未出版。
其次不能只拿着录用信息却不去发表来欺骗学校或机构,虽然确实存在这样操作的人,但部分机构最初允许用录用证明替代发表,最终往往还是要求提交纸质刊物材料。
二、准备投稿的文章。
1.版面和字数。
你的文稿必须符合期刊的最低字数要求,目前大多数期刊要求在4000到5000字之间,少数期刊如《中国物流与采购》则可接受3000字左右的两版篇幅,但总字数不宜过高,通常以两万字为限。若投稿核心期刊,则推荐将篇幅控制在8000至1万字较为适宜。
再者,部分学术刊物出于简化统计目的,常以版次计量稿件篇幅,投稿时需精确控制字数,例如标准三版通常对应五千字,倘若实际内容达五千三百字,某些普通期刊编辑可能会要求压缩文字,否则排版工作将十分困难。
2.检查内容要素。
论文的作者资料、文章名称、内容简述、核心词组以及资料来源等,都是构成论文非主体部分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部分刊物有自身的规范,但首先仍需依照标准的论文格式进行撰写。
题目要能准确表达正文内容,且字数建议不要超过21个字。
摘要的篇幅最好控制在150到200字之间,引言部分需要单独撰写,不能与摘要混同,摘要是用来概括全文核心内容的,对文章整体进行简要说明。
推荐选择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文献,需遵循GB格式规范,倘若期刊提出特殊规范,则应依照其具体要求进行编排。
3.检查文章逻辑。
写作一篇论文,首要条件是思路清晰连贯,至于新颖之处则居于次要地位。必须时刻清楚论文探究的核心目标,全部内容都要以此为中心展开,不能变成单纯素材的简单罗列。
4.检查语言逻辑。
每篇文稿都必须借助图像和文字,使审稿者与读者能够理解,切不可依赖意念传递。倘若文字组织不清,全文杂乱无章或存在诸多语法错误,即便你真的颠覆了爱因斯坦的学说(开玩笑),编辑部依然会拒绝刊登。建议将文稿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地通读,换位思考地审阅,这样就能找出许多错别字和语病,也能防止表达上的混乱。
5.查一下重复率。
若相似度过高,众多刊物将拒绝接受修改后再次投稿,况且当前知网已向个人开放查重服务,五千字需支付一元费用,务必自行检测,这样可防止因查重问题导致稿件被拒。
三、投稿。
1.选择靠谱的投稿渠道。
要么自己投稿,要么代发。
关于自愿选择的好处和不足之处,我之前已经详细阐述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回顾一下我发表过的相关内容。
2.耐心等待审核。
任何刊物都有审稿时限,市面上普遍的普通期刊,审稿时间通常在1到15个工作日内,自行投稿会慢得多,有些甚至需要一个月,这种情况很常见。
3.关注返修通知。
及时返修也能加快审核进度。
4.查收录用通知。
部分期刊无法检索稿件,不过,还是建议能够检索的出版物尽量进行检索,以此确保可靠性。
5.及时定版。
像某些需要付费的刊物,若不缴纳费用,通常无法刊登内容,尽管存在少数例外情况,你的付款时间会影响到最终发表的时间。
若选择投稿无费用期刊,需特别留意,一旦获得接受,即意味着文章得以刊登,然而多数此类期刊在录取时并不发送通知,投稿后不会告知结果,数月过去,才偶然收到出版物,方知己文已被采纳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