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所高校校徽集体照曝光!按颜色排列,你能找到母校的吗?
还记得学生时代学校的徽章吗?这种代表教育机构的标志,常被用于公开场合和各类文件,里面蕴含着学校的宗旨、精神和传统。123标志网近期考察了九百二十所国内高校的徽章,现在就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高等学府的标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吧!
校徽标志设计的色彩搭配
经常看到母校的标志,九百二十个高校徽记汇集到一起会是什么情景?看,就是那个样子,这大概是中国高校徽章首次拍成如此完整的合影。此刻要是还能认出自己学校的徽记,就该由学校推荐你成为杰出校友了!
校徽根据色彩顺序排列,共包含920个图案,构成一个色彩分布图,其中蓝色系最为普遍,红色系次之,再次是绿色系,另外还包含少量黄色、紫色和黑色图案。蓝、红、绿三组颜色大约占据了整体比例的90%。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大学校徽存在多种配色方案,123标志网展示的均为各高校官方网站首页所使用的配色,可以视为官方推荐的主要色彩组合。
大学校徽为何多采用蓝绿红三色?相关调查探究了学子们对色彩的偏好,发现最受欢迎的依次是蓝色、绿色、红色和白色,最不讨喜的则包括黑色、灰色、黄色、紫色以及红色。
据了解,蓝色往往使人想到平和、辽阔、幽远等意境,(难道是那个蓝色卡通形象?)红色则容易让人想到奔放、生机、青春等感觉,(难道是指红色的纸币?)而绿色通常让人联想到生机、和睦、憧憬等概念。(股市千万求别变成绿色!)但是,稀少之物往往更显珍贵,与中国音乐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校徽相比,清华大学的紫色标志,南京大学的紫色徽记,复旦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的黑色徽章,其设计格调是否更为突出?
校徽标志外形轮廓
谈谈校徽的样式,依据123标志网的数据,圆形几乎占据了大学校徽的主流地位,因为两者之间的比例悬殊巨大,其余的盾状、方形、三角形等在圆形校徽对比下都显得十分突兀。这种状况与123标志网已有的标志设计案例颇为相似,越是规整的标志,其应用频率反而越高。
123标志博客试图将920枚校徽合并,最终呈现为以下效果:
色彩最深的部分,往往是因为层次堆积过多。观察那个环形轮廓,已经几乎完全被墨色覆盖,这足以说明有多少机构选择了这种图案。至于那些三角形或者形态特殊的标志,虽然也显露了部分形状,却只能带出些许黯淡的情绪。
这个示意图描绘了圆形校徽的设计方法,你的教育机构是否也是这个样子?
圆形状的大学徽记为何在中国高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一种说法是源于华夏民族的文化偏好,天圆地方是传统观念,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象征完整和睦、周而复始等类似观念深入人心。此外,圆形标志的绘制更为简便,无论是印章图案还是服饰刺绣都相对容易实现。
西方大学的徽章图案里,盾状标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么是首选,要么是次选仅比圆形少一些,这种情况与中国高校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点通过学者们已有的取样分析也得到了证实,调查表明,西方高校的徽章设计中,圆形和盾形两种样式各自大约占据了四成比例。据了解,“盾牌”标志在西方校徽设计中变得普遍,是因为西方两次十字军东征的影响,那时候战士们全身穿着厚重盔甲,彼此难以辨认,因此慢慢形成了在盾牌前方设计图腾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区分敌我双方。
中国部分高校亦设有盾状标志作为校徽,例如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回顾历史,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独树一帜的校徽样式实际上是倒三角形,可以参考123标志网珍藏的倒三角校徽资料。
这种样式在昔日的市场份额极高,由于政治风波的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起逐渐消失殆尽。然而,如今一些早期大学依然在校徽上保留了倒三角的图案,例如浙江大学的“求是鸟”,东南大学校徽上的“中央大学”三角标志,以及重庆大学的“山城纹”……总之,如果在校徽中发现倒三角,探究校史,必定能了解到一段风起云涌的岁月。
校徽标志的内部造型
篆书
这件作品极具东方韵味,据称篆书是现存最古老的辨识汉字,诸如篆书里的甲骨文,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以上,其历史积淀毋庸置疑。在九百二十个大学标志中,有百零四个以篆书为主要构成,其中北大、复旦的标志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实例。朋友们可能不了解,北大的标志是由鲁迅先生亲自构思的,而由文化名人设计且一直沿用的标志,实属难得一见。咦,清华对面好像有人在嘚瑟ing……
建筑剪影
以学校代表性建筑的轮廓作为徽记中心很普遍,常见的是主要教学楼、大门、钟楼等。像武汉大学、哈工大、广州美术学院等就是典型例子。中山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则相对不那么突出(轮廓画得太柔和了!)。采用这种方式的徽记,其个性主要看教学楼是否与众不同。不过,有些高校连教学楼本身也缺乏明显特征……
字母排列
另一种常见做法是采用大学的英文字母标识,运用这种方式的大学数量可观,不过它们的缩写互有差异,因此在此领域施展的想象力很少会与其他学校雷同。目光移来移去,某君忽然察觉到一丝不妥,啊,那些夹杂其中的字母组合究竟意指什么(⊙ˍ⊙),广州医科大学校徽是“GY”,华东政法大学的是“HDZF”,石家庄铁道大学是“STD”……试想,外国人如何才能把“Y”与医学、“ZF”与法律,“TD”与铁路对应起来?说真的,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呢。
学科图腾
如果学科特点鲜明,学校或许会将该领域的象征物作为标识中心元素。例如农业林业类学校的徽章通常呈现翠绿色,图案中至少要包含几株树木,或者可以描绘一个硕大的“A”字形,以此表明学校专注于“农业”学科的研究。
医学院校也有自己的图腾,西医是蛇杖,中医是太极或银针。中医的阴阳五行等概念你应当有所耳闻,可为何西医机构会在其标志中融入几条蛇呢?流传中的一个解释是,关于西医的保护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不必重复提及),曾有一次救治过程中,一条毒蛇攀附在他的拐杖上,他将其制服,却见另一条蛇衔着草药出现,竟使死去的蛇复生!这位神祇顿时醒悟,意识到蛇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于是神捡起蛇缠在手杖上,从此他和它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飞鸟
另有一种广受欢迎的设计,就是各类校徽中的各种飞禽,它们之中有的形似信鸽,有的状如鸿雁,有的类同凤凰,有的貌似海鸥等等。小学语文教师是否要对这个排比句表示赞赏呢?以“鸟”为象征的校徽所属的机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理工类和师范类院校,诸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等。这些大学之所以与“鸟”产生联系,大约是期望师生和学校未来都能腾飞发展。
鹤立鸡群
确实存在不少校徽堪称别具一格:自成风格,任凭其他徽标模仿也无妨。这些是编辑者精选,觉得极具个性的标志,仅供(不)参考(来)借鉴(战)。编辑者无法逐一评述,只能表示它们是众多专家时常称赞的对象。
几个“不分你我”的大学的标志
开头提及,同校训相较,我国高校校徽的相似程度明显减弱。然而,仅凭有数君有限的眼界和认知,在考察的920枚校徽里,也识别出部分存在高度相似性的标识。需要强调的是,有数君并未断言这些标识系抄袭之作,仅是指出它们在外形上颇为接近。
山东农业大学 VS 东北大学 VS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北大校徽实属难得,由文化名人设计且沿用至今,东北大学亦然,其校徽出自民国才女林徽因之手,名为“白山黑水”。祖国壮丽山河,白山黑水美景众多。
南京大学 VS 江苏理工学院
有个关于江苏理工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个人跑到南京大学校园里,栽下了两株树木,后来因此诞生了这所学校。
福州大学 VS 湖南理工学院
论“福”字的n种写法。(=@__@=)
中国科学院大学 VS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VS 山东管理学院
不管是“劳动”还是“管理”,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北京外国语大学 VS 三亚学院
要是存在一份合作协定该多好——左边:有三亚学院标志就能免费学语言。右边:有北外标志就能免费去旅行。
黑龙江大学 VS 黑龙江电视台
啥也别说了,都是一个省的,干杯!
沈阳工学院 VS 功能饮料
贵校被入股了?(。・∀・)
白城师范学院 VS 英文字体
弱弱地问一下,校徽是用Word打出来的吗?
近来颇为盛行动态的徽标呢,现在就请诸位欣赏这些标识的动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