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青代平面设计师高桥善丸:字体设计的独特风格与启示
高桥善丸是日本中青代平面设计师里的杰出代表,他专长于把日本汉字予以图形化设计,创作出了一批时尚且现代的字体设计作品 , 高桥善丸的设计风格主要展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借助汉字的点线面构成特点 , 把汉字进行点化、线化以及面化 , 强化了汉字的视觉特性 , 将汉字这种信息媒介所具备的象形符号特征予以放大 , 使其图形化 , 增强了汉字符号的图像特性 , 高桥善丸喜爱从禅宗文化里找寻灵感 , 凭借汉字的简约之美 , 揭示禅宗的自然之道 , 高桥善丸在汉字字体设计方面的独特领悟与思考 , 对中国平面设计界有着很好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
关键词:高桥善丸、字体设计、点线面、文字创意、禅宗
一、背景
一战结束后,日本在设计方面全方位地朝着欧洲学习,其经济由此获得迅猛发展,因要迎合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数量众多的包装以及广告招贴,故而有必要统一日本的字体设计规范,于是该国在亚洲所有汉字国家当中率先着手对字体展开商业研究。1926年,由石井茂吉注1(Mokichi Ishii,1887~1963)和森泽信夫注2(Nobuo Morisawa,1901~2000)主持创立了“写真植字机研究所”(它就是后来著名的“写研”),这开启了日本汉字设计发展的新篇章,而这毫无疑问为日本字体的设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战结束后,日本渴望恢复国力,进而推动经济得以发展,为此日本愈发珍视设计对于振兴产业存在的重要性,便邀请国外的设计师来到日本去传播现代设计,到了80年代之后,日本的平面设计正式确立了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的路线,这同时也促使日本平面设计能够走向世界。
长久以来,日本的平面设计师对汉字抱持敬畏之心,并且常在作品里流露出这般崇敬之情。高桥善丸是其中一员,他是日本中青代具备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师当中的一个。高桥善丸本科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深受日本本土文化的浸染,鉴于其对字体设计的喜爱,先后加入了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以及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他凭借一系列创新的字体设计而广受大众的喜爱以及平面设计师们的追捧,进而确立了他在日本平面设计界的位置。在简约这一前提下 ,他进行字体设计 。其利用“点线面”的构成原理 ,强调字体整体的均衡 。他力求创新 ,同时还极力确保文字的可识别性 。他以西方设计理论为基础 ,将日本的传统文化 ,与自己对文字的独到理解相结合 。他用不同的设计手法 ,表现出字体的视觉美感 ,以突出其设计个性 。这种个性是体现在他的平面设计当中的,文字是他一直追逐且不变的设计母题,把不变的文字符号借助不同创意,将美的视觉效果展现于大众眼前,这不但没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反而突出了高桥善丸个人的字体设计风格。
二、高桥善丸简介
图1:高桥善丸
出生于日本富山县的高桥善丸(Takahashi Yoshiharu,1952~ ,见图 1),于 1974 年他 22 岁的时候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设计学科平面设计专业 ,在 1984 年他 32 岁之际成立了广告丸(Koko Kumaru)工作室 ,在 1990 - 1992 年他 38~40 岁期间于大阪传媒艺术专科学校担任兼职讲师为学生传授自己的设计理念 。1996年,44岁的他在大阪画廊举办了个展,同年,他参加了在德国汉堡举办的“90年代平面设计展”。2000年,48岁的他在中国出席了“上海 - 大阪2000年设计展”,2001年,49岁的他参与了东京的印刷术海报展。2006年,50岁的他回到母校大阪艺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高桥善丸常年往来于世界各国,办展彰显了他高超的设计水平,讲学彰显了他深刻的设计思想。他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的会员,是日本印刷协会的会员,是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的会员,是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的会员,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显著,其设计的部分作品被选入了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被选入了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被选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报展等
高桥善丸有作品,其作品以平面设计见长,其中字体设计尤为突出,他从小在日本长大,在艺术上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熏陶,特别是受日本禅宗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设计风格多以简约、朴实为主,伴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他开始在新的印刷技术中迈开探索的脚步,他开始在互联网络中迈开探索的脚步,他希望能将设计与互联网技术两者结合起来推动日本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高桥善丸设计作品特点
高桥善丸有些平面设计作品,是围绕 “字体” 创作的,字体是他设计核心,贯穿其设计过程各当面,这一过程中,他设计有三大特点,把西方点线面构成理论融入字体设计,形成独特视觉美感,大胆把文字作设计视觉主体,将信息符号转化为图像符号,把简朴自然禅宗思想积极体现于设计作品。强调传统与现代融合,展现简约之美。
1、点线面是构成法,也是视觉特性
在字体设计里头,他追寻点、线、面赋予作品的美感以及张力,“点线面”身为西方包豪斯艺术理论里的构成要素,这从侧面展现出高桥善丸对西方艺术思想的深层理解,他以东方文字作基础,以西方构成理论为指导构成理论,借这种东西方相融合的方式给字体设计带去新的视觉美感同造型的现代感。
“点”,为平面构成造型元素之基本要素,当汉字笔画被抽象成一个点时,此“点”包容性变得极大,它能是任何形态之点,像圆形方形菱形等几何点,亦是具象之点,图2作品里,高桥善丸把“诧”字“口”字及“寂”字“小”字中较精短两点抽象化成圆点,增添了字体构成意识,其注重汉字造型中点所处位置之摆放,最终使那在整个字体结构视觉上产生美的联想 。高桥善丸确定点的最终形态,是依照点的大小跟位置的安置所形成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他的字体设计里,因点于空间中有运用,各笔画间以及笔画与留白间的处理疏密适宜,空间主次清晰,张弛具备分寸,致使其字体设计作品生出一种节奏跟韵律的美感。
汉字里笔画,于形式方面主要凭借“线”的特性呈现,并且这般“线”于整个字体架构里占据最大的比例,它存在长短、粗细、曲直、虚实的差别,且每一种线条又具备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直线是线条表现里最为常见的形式,它拥有单纯、简练、理性的特性。如图3,“法善寺”是高桥善丸于2003年为法善寺公立中学宣传海报所设计的字体,这组字体以水平线的形式朝两边延伸。“土壁”,见图4,是高桥善丸2006年书籍设计里截取的字体设计部分,其有着强烈的哥特文字注3特点。对比两组设计,他的设计手法有相似之处,都是把字体中部分笔画做成水平线形式,延伸到两端。这种由紧密平行线构成的汉字造型有稳重、无限的视觉效果,用这种方式设计,让“法善寺”三个字呈现出安定、平和的视觉感受 。“土壁”这两个字,采用竖排的排列方式,进而增加横线的组合,最终以垂直线的样子造型作为主要呈现,给人带来严肃的感觉,以及沉稳的特征 。
面由无数条线构成,这也能够视作“形象”开展呈现,所以,“面”同样能够是“形”,面的表情于不同形态类型之中展现,在字体设计里,按照画面所需,高桥善丸会把一些笔画处理成面的形状,以此构成全新造型,如图5可见,高桥善丸把“口”字笔画抽象成方形的面,这样化繁为简的方式在维持汉字结构特征以及文字识别性的基础上,还增添了画面趣味性,当中简化而成的方形面,具备稳重、刚毅、理性的男性化特性 。
点线面运用,无疑是高桥善丸字体设计一大特色,他灵活把控形状三要素各自个性内涵,在字体设计中,通过点与线重叠、线与面拆分、点与面对比等种种配合、穿插、呼应,让字体造型更富节奏韵律之感,作品里,点线面呈现的不同形状,不同位置安排给人简约优雅感官享受,挖掘汉字符号视觉魅力之际,杂糅西方点线面构成理论,造就高桥善丸别具特色字体风格。他那种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文字设计作品不但拥有信息传达的功能,而且还提高了作品价值,既丰富了文字的艺术感染力,契合现代的审美要求,又让文字获得传承并得以新的发展,这同样是他字体设计的本意,
2、文字是信息符号,也是图像符号
文字是信息符号,文字也是图像符号,文字有较强可读性,文字有较强准确性,无论怎样排版。文字所传达信息不会改变,所以文字既能作为独立视觉符号,又因有图形之美能参与平面图形创意。如高桥善丸为京都大原味噌庵做的包装设计图6,在日本,传统食物包装总用各种方法凸显本土文化特色,商品品名字体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食品关键因素。因此,在味噌庵大酱包装设计里,高桥善丸把字体当作主要表现要素,将“味噌”两字,以日本明朝体注4的书写样式,展露于包装主打画面上。之所以挑选明朝体,是由于我国宋体字在明朝传到日本后,明朝体于日本历史长河中,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沉淀与浸礼,呈现出横细竖粗、筋骨分明的字体结构,有着简练造型且不乏古典韵味。这样一种有着古典气息的字体运用,最能够展现出大酱这种传统食品的悠久历史。其次,他把“味”字的“口”字偏旁,置换成类似日本国旗里的红日,以书法形式绘画出红日,使画面具备强烈的表现力以及艺术感染力,并且能体现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进程里,高桥善丸追求字体的整体美感,力图让文字的排列形式充满变化,切实做到疏密相间、虚实呼应他在包装设计里,把标题文字做到恰到好处地编辑、排版,将说明文字也做到恰到好处地编辑、排版,把资料文字同样恰到好处地进行编辑、排版,使得食品的外部包装设计能够有效地反映内部的用处,最终使得这一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自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把品牌的企业理念展示给消费者。
3、禅宗是自然之道,也是简约之美
二战后,日本海报设计迅速成长,最初照搬照抄欧美模式,而后体现现代品质并内聚传统精神,走上传统文化与高技术相结合的道路,逐渐上升至世界平面设计的一个制高点。禅宗佛教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其强调简朴的审美以及超强的自制力,无疑地,禅是日本的灵魂。日本设计师们深受禅宗文化影响,虽然在海报设计排版方面受西方国际风格影响,然而关键在于他们并未失去自我,即强调平面性、注重留白、追求平淡内敛的禅宗意境。
图7 “花、鸟、风、月”海报 2007年
高桥善丸最为喜爱的设计师乃是佐藤晃一(Koichi Sato,1944~) ,还有杉浦康平(Kohei Sugiura,1932~) 。这两位大师均是致力于对禅宗文化在设计里的呈现进行探究 。或许是受到这两位大师的影响 ,高桥善丸在海报作品之中也借助禅宗文化的意境美 ,并结合汉字字体设计来使作品的内涵得以丰富 。图7是高桥善丸于2007年在德国汉堡一次展览会上 ,以 “真善美 ”为主题的系列海报 。这组海报,由四张海报构成,其分别为“花”“鸟”“风”“月”,通过极为简洁、洗练的篆体汉字设计当作主打图形营造画面,表现自然的无垠与秀美,反应内心的空灵与冥思,他希望借用“花”“鸟”“风”“月”这四种自然要素体现“真善美”这一主题的禅宗思想,在字体选用上,他选了因形立意、体正势圆的篆书,其特点体现为形体要正,横画追平,竖画必直,字的中心呈十字线拉长,是严密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
从“空”、“真”以及“悟”这三个方面,我们能够去体会高桥这一系列海报所传达出的日本禅宗的意味,“空”,乃是传达出来的一种境界,“空”作为禅宗“般若”注5思想的最为主要的学说之一,其作用是用以破除修行过程当中的虚妄执着,属于感性经验的重要转型,在这一组海报里面,是以篆书字体作为中心,稍微加以装饰,整体的色调朴素且淡雅,是由黑白灰这三色进行搭配而成的,传递出了简约单纯、宁静致远的意境美,“真”,是表达出来的一种目的。“真善美”展览的主题,是高桥善丸选用世间常见的“花、鸟、风、月”这四种事物来确定的。他没有采用图片呈现方式,而是将文字直接展示于画面里,通过最真实且最准确的文字,去传达他想要展示的内容。在整个欣赏海报的过程中,“悟”是一座沟通的桥梁。对于禅宗文化的解读,应以“悟”作为主线来贯穿 。高桥善丸将“花、鸟、风、月”这一主题用于“真善美”展览,是由于这一原因下,他旨在表明世间那般至真至善至美的事物始终恒定处在我们身畔,不可因它们具备普通特性而对之予以忽视,进而不至于忽略它们为世间所带来的感动以及美好,像这样做,才能够使设计范畴的作品展现并且散发它那实实在在的魅力,从表面看似朴素的画面里却竟然能够在淡泊氛围之中显露出一种内在的具备张力的以及简约类型的美 。
四、结语
高桥善丸凭借在字体设计方面的独特领悟与成就,奠定了其在日本中青代里优秀平面设计师的地位,字体图形化设计是他的强项,他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自身独特的字体设计理念,点、线、面构成法的运用无疑是高桥善丸字体设计的一大特色,他灵活把控这三要素各自的个性内涵,构成富有节奏韵律之感的文字。他把西方点线面的构成艺术理论,与他个性化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丰富了文字的艺术魅力,使其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导致文字得到继承和新的发展。文字设计的发展在高桥善丸的平面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他认为文字是信息符号,也是图像符号,这一特点在包装设计中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突出了文字图像化之后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的更强冲击力为特性。此外禅文化也被灵巧含蓄地引用在他的海报设计作品里头中了,通过呈现运用“空”、“真”、“悟”三点展现了禅宗思想和相关设计结合之后的呈现出的富有简单又不失内涵并且巧妙美好的意味,做到别具一格!。
这种以西方构成理论为基础,且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高桥善丸所具备的,是值得我们去进行学习、去予以仿效的,尤其是高桥善丸,在汉字字体设计方面,有着独到的领悟、有着深入的思考,对中国平面设计界极具启发意义、有着借鉴价值。如今,高桥善丸已年过半百,然而始终在他平面设计的字体领域,从事着自己所热爱的职业,并且他会持续保持对设计的热情,在设计这条道路上,坚定地朝着前方迈进。
本文已发表在《艺海》杂志2017年二月刊
注释
注1:石井茂吉出生于东京,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机械工程系,他是“写真植字机研究所”的创始人,其英文名为Mokichi Ishii ,他出生于1887年,逝世于1963年 。
注2:生于兵库县的森泽信夫(Morisawa Nobuo 1901 - 2000)为森泽公司创始人,“森泽信夫印刷技术奖”是以其名义命名的 。
注3:哥特文字,是一系列哥特式拉丁字的统称,在英文里,哥特文字又被叫做黑体字,也就是Blackletter,它的笔画比较粗,并且笔画之间的排列十分紧密。
注4:宋体字在明朝时传入日本,所以日本将其称之为“明体”,或者“明朝体”。广义上,日本、韩国等对于宋体字的叫法,被称作明朝体。狭义来说,明朝体仅仅指一种日文字体。因为中日两国文字简化方案不一样,两国文字已经有了很大差异,明朝体也就彻底变成一种外文字体了。
注5:般若取梵语译音为bō rě,它也可被译为“波若” 包括称作“钵罗若”,其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或者“般若波罗蜜”,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妙智慧,还有微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