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作品多种元素构成,中西文字体排版及标点调整很关键

时间:2025-07-08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4评论:0

优秀的作品融合了众多要素,因此在创作阶段,我们不仅要关注视觉布局,亦需留意文字的布局与安排。

中文字体、西文字体的排版及标点符号的调整

在画面呈现中,主题字体的挑选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风格的确定,因此,字体的挑选与设计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完成。

一般情况下,主题字体设计会占据大约30%的时间,若你投入的时间与这个比例相差甚远,那么你务必仔细检查并反思你的设计。

在此处对中文字体与西文字体(尤其是英文)进行探讨,其缘由在于:当前多数设计师在挑选文字排版字体时,往往中西文字体混用,然而中西文字体在设计阶段便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文字的大小写、笔画、字重、间距、基线、字号等方面均有不同,因此不宜采用单一字体。

在进行字库设计之前,每位字体设计师通常会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这些调整,以确保字体在多数排版场景中都能展现出优异的阅读体验和视觉美感。通常情况下,中文字库并不涵盖西文字体的设计元素,反之亦然,西文字库同样不会包含中文字体的设计。

即便存在一些,也往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方的字体进行区分对待,特别是要特别注意西文字体中的衬线字体和非衬线字体与中文的协调性。

1.亲密性

设计师在接手大量文字资料时,往往急于将它们嵌入画面,却忽略了文字本身的意义,有时会将毫不相干的内容随意拼凑,亦或是将原本应连为一体的内容强行拆分,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能会造成读者在理解上的偏差。对文字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吸收是设计工作的起点,应当将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组和排列。

名片的设计既基础又极具挑战性,不妨从基础的临摹练习开始,仔细研究那些排版出色的名片,并在完成作品后,闭上眼睛仔细审视一番。

2.对齐

西文字体设计搭配_中文字体排版技巧_中文排版设计

对齐方式无非有三种: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

无序的对齐方式会导致页面整体的可读性下降,使得读者难以确定阅读的顺序。然而,对于大段文字来说,居中对齐并不适用,因为缺乏一个明确的起始点,这可能会给阅读带来不便。若确实需要采用居中对齐,那么最好适当增加行间距,以便阅读体验更加顺畅。

3.重复

页面的统一性体现在字号、行间距、色值、空间、线条、图形等各个可见要素的重复运用,这些要素的统一将使页面显得和谐、整体。这种一致性有助于建立元素间的关联,反之,若缺乏统一,排版将显得杂乱无章,读者难以辨识各元素间的关系。

4.对比

若您觉得整齐划一的排版布局与您想要传达的意境不太吻合,不妨尝试对各个元素的大小、色彩、粗细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阅读的便捷性,还促使画面中的元素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出色的设计效果。然而,必须坚决避免模糊不清的改动,尺寸要足够大,足够小,不应在诸如16号与14号字体、黑色与深灰色等细微差别上耗费精力。

(原创 @网易UEDC )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