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会徽和主题口号揭晓,将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举行
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会徽和主题口号揭晓 上海市体育局供图
上海第十七届运动会组委会于20日通过视频会议举行了首次全体大会。会上宣布,该届市运会定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举办,并正式发布了以“沪”字为核心创意的会徽及主题口号——“沪”动青春,“运”育未来。
市运会,亦称“市运会”,系本市最高级别、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以及青少年体育盛事,每四年举行一次。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的当下,市运会计划于三季度逐步展开,旨在进一步激发城市热情、活力与信心,展现出更加充满活力、青春与健康风貌的城市形象。
本届市运会的口号定为“沪动青春,运育未来”,其中“沪”代表着上海,寓意着这座城市的特色。“沪”字与“互动”谐音,市运会将青少年作为参赛主体,青春的活力在“沪”动青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展现了市运会的动感与交流互动;“运”字代表运动会,而“运”育与孕育的谐音紧密关联到市运会致力于培养后备人才的宗旨,同时也与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产生了共鸣。
会徽的设计灵感源自“沪”字,主体形态巧妙地融入了象征上海的白色玉兰花瓣元素,右侧部分则生动地展现了充满活力、自信和努力的青少年形象。通过简约的线条,将阿拉伯数字“17”与“比心”的图案巧妙结合,传达出这座城市中每个人对体育的热爱之情,预示着在第十七届市运会上,这座城市将展现其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在色彩搭配上,我们选择了丰富的渐变色调,旨在传达融合与交流的意境。这样的选择将使上海在市运会期间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魅力,彰显其卓越与包容的城市气质。在此期间,我们热切期待着青少年体育健儿们的到来,他们在这里将共同体验市运会的动感节拍,激发出青春的朝气与阳光般的活力。
经过两个半月时间的广泛征集和整理汇总,第十七届市运会的主题口号和会徽设计活动共收集到了1811份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设计企业、设计师以及市民的热心投稿,其中主题口号稿件1811份,会徽设计作品105件。经过专家评审小组的严格筛选和进一步设计完善,组委会最终确定了主题口号和会徽。
本届市运会设青少年组和高校组。青少年组别设有竞赛和活动两大板块,竞赛板块的设置以奥运会、全运会、智运会项目为依据,涵盖了36个大项,50个分项,共计1060个小项。与往届市运会相比,本届竞赛项目更为丰富和全面,新增了棋牌、攀岩、滑板、冰球、短道速滑等5个大项,以及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五子棋、桥牌、攀岩、滑板、冰球、短道速滑、三人篮球等11个分项。竞赛活动共包含四个项目,其中保留了航空模型与航海模型两项,同时新增了霹雳舞和诺卡拉级帆船两个项目。
赛事对非上海籍运动员的参赛门槛进行了适度放宽,此前规定只有连续两年参与市级锦标赛的非上海籍运动员才有资格参赛,如今则改为只要完成年度注册,便可以报名参加比赛。
陈群副市长强调,成功举办市运会对于推动青少年体育进步和挖掘优秀竞技体育储备人才具有深远影响。在“体教融合”方面,需增加比赛项目种类,拓宽参赛者范围,加强代表队的组建工作,并推进竞技体育储备人才的选拔以及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工作。在“赛事保障”层面,需加速场馆设施的改造升级,精心策划开幕式和闭幕式,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持续提高赛事组织水平。集中力量在“宣传推广”环节,需强化赛事的推广力度,充分展示上海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成就,以此激发更多青少年学生投身于体育锻炼的热情。针对“防疫措施”的严格执行,需依据疫情防控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赛事防疫计划,切实执行赛事安全保障措施,力争将市运会举办得既成功又精彩,圆满落幕。(完)
继续浏览有关 体育赛事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