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首演,民国名伶情感悲剧尽显凄美缠绵

时间:2025-07-21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2评论:0

舞台上,风雪交加的夜晚正上演,灰暗的庭院被幽蓝的光线所笼罩,海棠树的枯枝低垂着,宛如悬挂空中。一位踉跄的身影从舞台深处缓缓走出,当他用尽全身力气吟出最后一句歌词时,仿佛在预示着冬去春来,海棠再绽新花。那些二十年前尘封的风尘往事,宛如未融的残雪,铺展在眼前。4月25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本年度推出的首部新编排的大型戏剧《风雪夜归人》在首都剧场正式揭幕,充满东方韵味的写意舞台,将故事的悲美与缠绵展现得淋漓尽致。

风雪夜归人首演,民国名伶情感悲剧尽显凄美缠绵

《风雪夜归人》系吴祖光于1942年倾力打造的戏剧佳作,其核心讲述了民国时期名角魏莲生与官宦之家的姨太太玉春之间那段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生动描绘了两位“同病相怜”的个体在爱情与尊严面前的觉醒与追求。1957年,北京人艺将此剧搬上舞台。吴祖光在剧本中巧妙地融合了戏曲美学元素与中国特有的情调,此举堪称对中国话剧民族化道路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人艺对《风雪夜归人》的新编排,实则是对原著精神内涵的一种“重返”。该剧的舞台布局以简约的意象塑造出了一种飘渺的氛围:一桌二椅摆放,轻幔随风飘动,枯枝倒挂空中,中式围栏环绕,典雅的月亮门点缀其间,共同描绘出庭院、戏台以及书房等不同场景的转换。舞台上的景色仿佛有了生命,与剧情紧密相随——魏莲生与玉春约定私奔之际,层层帷幕轻柔地升起,舞台变得宽广明亮,象征着他们心灵的解放;同时,庭院中那棵海棠树不仅目睹了他们爱情的萌芽,还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盛衰,营造出一种飘渺而空旷的氛围。剧中巧妙地没有直接呈现风雪的景象,而是运用冷色调的灯光和呼啸的风声,巧妙地描绘出了角色内心的寒冷与寂寞,这一手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中虚拟与写意的艺术传统。

剧中巧妙地运用了“戏中戏”的结构,将传统的戏曲艺术直接搬上了话剧的舞台。诸如“思凡”、“红拂”、“得意缘”等剧目,均巧妙地融入了剧情之中,使得戏里戏外相互关联,形成了人生如戏的深刻哲理。那哀婉绵长的昆曲唱腔,使得整个故事如同反复吟唱一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味。剧本中文字洋溢着诗意,背景深处巧妙地融入了戏曲的象征元素,基于此,我们尝试将昆曲的优雅气质融入话剧的演绎之中,精心设计了融合戏曲身段的独特动作,演员们通过唱、念、做、舞等表演形式,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闫锐这样阐述道。

在写意抒情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在剧中,玉春那句话——“你是否觉得自己是最为可悲之人?”让魏莲生猛然觉醒,他开始明白自己不过是权势者的玩偶和追随者。在尊严尽失却浑然不觉的状态下,才是真正的可悲。而这句台词,就像一根尖锐的针,直刺观众的心脏:那些未经审视的生活,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去度过?又有多少人正浑浑噩噩地活着,却全然不知?探寻自我与尊严的途径必定充满艰辛与曲折,就像剧中的一句歌词所唱:“询问灵山有多少道?十万八千多又少。”然而,只有勇敢地踏上通往“灵山”的道路,我们才能彻底改变,成为真正的“真人”。正如魏莲生在被迫与玉春分别之际所说:“将来我或许会贫穷至极,或许会受冻挨饿,或许会遭受苦难,但我会快乐地度过一生。”即便面临重重困难和重重挑战,也绝不会后悔。

要登台演绎这部内涵深厚的戏剧,对演员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北方昆曲剧院的特邀演员刘恒,以往多饰演武生角色,此次却要挑战京剧中的名旦形象。他需谨慎收敛那锐利的眼神、那习惯性挺拔的腰杆和那高高抬起的下巴,转而学习旦角角色的低眉垂目、身姿斜倚、步态轻盈。在以往扮演武生时,刘恒习惯于念台词前先深吸一口气,声音高亢,但这次在话剧中的表演,他却需要摒弃这种气势。刘恒指出,戏剧与戏曲均重视人物塑造,不过戏曲依赖的是程式化的表演手法,而戏剧则全然依赖演员内心的真实情感。他巧妙地融合了这两种表演艺术,使得角色的演绎既充满了话剧般的真实生活感,又不失戏曲特有的诗意和韵律。陆璐在演绎玉春一角时,凭借其深厚的舞蹈功底,此次更是巧妙地掌握了表演的精妙之处。她认为,舞蹈能够将情感放大,而戏曲则偏向于内敛,尽管动作看似模式化,但其内在情感却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将昆曲的舞蹈动作融入其中后,玉春的形象展现出了东方女性独有的柔美与婉约。

李洪涛在剧中扮演的苏弘基,被誉为该剧的“气场支柱”,在与徐辅成的对手戏中,二人的对话伴随着鼓点的节奏,激烈地展开交锋,鼓声由慢至快,气势亦逐渐高涨。苏弘基那充满激情的演讲,提到“人要翻天覆地、要翻江倒海、要敢于冒险”,以及他激昂的戏曲唱腔,将角色的野心和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梁国栋在演绎李容生这一角色时,凭借其家族在地方戏曲的深厚底蕴,将个人对戏曲行业后辈的观察融入角色之中,将一个由舞台明星沦落为幕后助手的名角儿刻画得淋漓尽致。而科班出身的刘宸,将王新贵的形象塑造为“清醒的堕落者”,经过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创作过程,最终塑造出一个形象丰满的角色。梁丹妮颠覆了马大婶“凄惨不整”的既定印象,通过整洁大方的形象,让公众得以一睹底层人民的生机与活力。

李劲峰所扮演的徐辅成、李金涛所扮演的陈祥、李雪歌与陈红旭共同塑造的那两位戏迷小姐形象、龚钰泉所演绎的老年魏莲生、张楚焓所刻画的兰儿、胡昕怡所扮演的绿枝、赵泽栋与徐督共同呈现的乞儿角色、孙嘉良所演出的二傻子等众多角色,共同生动地描绘出了百年前社会的众生百态。正如吴祖光所说:“在这部戏剧中,不存在主角与配角之别,每一位角色,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据悉,该剧将演出至5月11日。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