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版式:中心型、中轴型排版的特点与适用场景?

时间:2025-07-26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16评论:0

一、版式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版式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制作或观察到的版式,绝大多数都是以以下几种类型为主——中心型、中轴型、分割型、倾斜型、骨骼型以及满版型。

在图片文字较少且主体明确时,推荐采用中心型排版,以视觉中心点凸显所要展示的物品。此排版方式能显著强调主体,吸引目光集中,若想展现大气背景,可选择纯色,若追求高端效果,则渐变色更为适宜。

上图为Elysions的作品

采用中轴型布局,借助中心对称的原理,通过画面布局展现秩序井然、醒目且大方的视觉效果——若图片遵循中心型排版却主体部分面积过大,此时便适宜采用中轴型排版。这种排版方式不仅能够凸显主体,还能赋予画面以稳定性,同时使整个画面展现出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在做电商活动海报的时候中轴型是很出效果的一种形式

分割型排版通过使用分割线来确保画面各部分具有清晰的独立性和引导性——这种排版方式特别适用于包含多张图片和文字内容的情况。它使得画面中的每一部分都显得非常明确且独立,观看者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引导和方向感;此外,通过分割线的粗细和位置,可以清晰地区分图片中各部分的主次关系,增强对比度,从而使整体画面既不单调也不显得拥挤。

通过将主体或整体画面进行倾斜式的布局,画面便能够展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激发观者的视觉感受——若想在图片中呈现出律动、冲击、不稳定、跃动等效果,倾斜型排版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排版方式能够赋予画面新的活力与生气,若你发现自家的图片显得有些单调或僵硬,不妨尝试在画面中加入一些倾斜的元素,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采用骨骼型布局,以图文有序排列,确保画面既严谨又统一,充满秩序——尤其是在图片中文字内容较多的情况下,骨骼型布局是常用的选择。这种布局方式因其清晰的结构和严格性而使画面显得稳定,它几乎不会出错,但毕竟只是众多排版方法中的一种。在寻求打破单调且平稳的骨骼型布局时,我们不妨借鉴上图第三张所示的方法,于整齐的布局之中巧妙融入一些动感十足的元素。

↑ 网页设计(包含电商)中大部分都是骨骼型排版形式

采用满版式布局,以广阔的元素展示最直接和鲜明的视觉冲击,让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且极具感染力——在图片主体突出、文字描述不多的情况下,满版式布局尤为适用。满版式布局主要分为全面满版、细节满版以及文字满版等几种类型。

如第一张:整体满版会让画面有强烈的带入性。

如第二张:细节满版能快速明确和展示主体。

如第三种:而文字满版通常是以装饰的形式来表达某些文案。

二、方法

了解了基本的版式,我们再去了解排版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面对客户提出的排版需求,若设计师无法构思出合适的版式方案,这显然是不太光彩且不符合专业水准的行为。正如我在前例所述,针对不同场景,设计师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版式设计。通常情况下,这些不同场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文字量较少且图片较少、文字量较少但图片较多、文字量较多而图片较少、文字量与图片量均较多,以及文字与图片量相等的情形。其次在于如何运用,版式设计宛如一种飘渺的艺术,其理论框架既定,却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形式。一旦你技艺娴熟,无论怎样布局都显得美观大方,但在初学阶段,我们仍需特别注意排版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留白。

众多大师曾论述、剖析,普遍而言,其观点较为宏观,多与意境相连。若我再重复这些内容,就显得毫无价值。我所要探讨的是一些细微的留白问题。首先,我要澄清一个误解,许多人以为留白即是简约风格的体现。实际上,留白现象无处不在,简约风格不过是留白这一概念的一种更广泛的诠释……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和运用留白呢?首先,我们需要对留白有以下几个新的认识:

首先,文字与文字之间的间隔、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都构成了空白,但若这种空白过于一致且密集,画面便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在文段较多时,我们应当适当地调整文段间的距离,以提升整体视觉效果,即通过增加文字间的空白来实现。

如下图:

其次,若某元素内部包含其他元素,则该元素内部的空白区域应当适当,内部嵌套的元素不宜过于拥挤,亦不宜过于偏离中心。

如下图:

版式设计类型_排版技巧与留白应用_排版设计 简约

第三,元素跟元素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留白,不然就会拥挤难受。

如下图:

第四,在排版时,除了采用满版型之外,还应当确保画面的四周有充分的空白。有些情况下,过多的装饰元素并不适宜,它们可能会在画面中占据过多注意力,从而掩盖主体。以这张下方的图片为例,竹叶本身就能传达出所需的意义,并且显得更加活泼生动。

第五,在处理装饰元素飘散的布局时,应避免将它们集中在单一区域。如此做法不仅会导致该区域显得空旷而拥挤,还可能让整体画面显得不够精致。因此,我们应尽量让飘散的元素显得更加大气,采用挥洒自如的笔触,既填补了周边的空旷,又提升了画面的整体气势。

如下图:

第六,在保持空白的同时,还需对空白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画面的平衡。通常,我们会采用对线去白的方法,即在画面下方有元素而上方较为空旷时,通过在上方添加元素来达到平衡;而当画面中主体显得过于微小,导致空白过多时,则需对主体进行放大,并对其他元素进行调整,以消除不必要的空白。

如下图:

图1:中心部分显得过于狭窄,上下部分呈现空洞感;图2:下方进行了去白处理,上方依旧存在空洞;图3:上下部分均进行了去白处理,整体画面显得平稳。

举例:

↑中心元素过小,周边过于空旷

中心部分进行了扩大处理,同时主体部分上下方的空白得到了适当的填补,然而,主体与文案之间的空白布局显得并不协调。

提升文案段落间的间距,确保核心内容与整个文案在空间布局上保持一致,以此填补文案上下部分过度的空白区域。

针对留白,我将对上述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版式进行示范,以字数少、图片少以及字数少、图片多两种情形为例,可以采用中心型、中轴型、满版型、骨骼型、分割型等多种布局方式来应对现有问题。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文字与图片的组合来制作一张图像:

图1:中心型 图2:中轴型 图3:满版型

↑ 骨骼型

↑ 分割型

有时我们会遇到需要在同一张图片中嵌入众多小图片的情景,而且这些小图片的素材尺寸各异,这亦是许多人常犯的错误。他们往往随意排列并附上文字说明。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每张图片都制作成相同尺寸的形状来展示,这样既显得整齐又显得气派,具体可参考图示。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