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至今汉语出版物新气象,文本造型展10月上海展出

时间:2025-08-02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4评论:0

从1990年代至今,

汉语出版物

书籍设计

这一热爱书籍的群体的

不懈努力下,

迎来全新气象。

中文书籍在世界平面设计比赛中

获得了包括

“世界最美的书”

在内的众多奖项,

成为来自汉语区的平面设计之荣耀。

《文本造型:刘晓翔书籍设计的文本排印方法论与文本造型》展览,于10月29日至11月17日,在上海千彩书坊常德艺廊隆重举行。与平日里隔着玻璃柜观赏有所不同,此次参展的12种实体书籍,观众均可亲自翻阅,亲身感受纸张的触感和温度。

展览的书籍包括了

文学类、辞书类、艺术类

书籍分类中,充分展现了设计的创新精神以及设计工具的理性本质。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它不仅展示了实体书籍,还一同呈现了刘氏版面设计的理论体系以及排版准则。

古腾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之后,书籍的设计与出版领域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逻辑思维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促进了书籍工业化生产的进程,还确保了阅读的清晰与流畅,同时为社会审美品味的提升贡献了平面设计的排版策略。

作为书籍设计师,

刘晓翔认为,设计

不应停留在设计师个体的感官经验上,

书籍排版设计__汉语书籍设计发展历程

而是要依据传统和个体经验,

总结和发展出适应新平台的书籍排印方法

书籍作为有形物体,刘晓翔携手其版面网格系统方法论,共同呈现了12册可供翻阅的实物书籍。在这些设计精巧的书籍中,不乏获奖之作。

“世界最美的书”

《2010-2012中国最美的书》收录了诸多佳作,其中包括荣获TDC(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第64届全场大奖(Best in Show)的《姑苏繁华录 桃花坞木版年画特展作品集》;还有一套法律类辞书《中国商事诉讼/民事诉讼裁判规则》,每本书都超过1200页,共19本;此外,还有手工艺术书《文爱艺爱情诗集》以及展览作品集《风吹那页读哪页:第一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选》。

在展览的布局中,刘晓翔对其书籍设计中的文本排版技巧进行了归纳,对2017年出版的、以汉字字形为基础的版面网格系统专著《从一字到一册:汉字排版》进行了精炼的解读。同时,他展示了6个以文本为主的书籍正文排版规则,以及为此次展览特别制作的2本书籍。这些书籍原本在众多出版物中以其独特的文本造型著称,如今去除了原书的纸张质感与色彩,以大开本形式一同展出,旨在将版面设计与文本排版造型以最纯粹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本次展览标志着今年启动的“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系列展的第三阶段。它是一项旨在推动书籍设计艺术发展、培养阅读审美文化的持续性文化工程。展览的核心目标包括:首先,揭示书籍之美的内涵;其次,重新激发公众对纸质出版的喜爱。

对于那些热衷于书籍设计的朋友以及从事这一领域的设计师们,这无疑又是一次围绕书籍设计主题的深入交流。

刘晓翔

2010年、2012年及2014年,该作品连续三次荣获德国莱比锡颁发的“世界最美的书”奖项。

2005年—2019年,19次获得“最美的书”奖

2013年、2016年以及2021年,该作品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的殊荣。

1999年(第五届)及2004年(第六届),该组织两次荣获“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的金奖殊荣。

2017年度的“金点设计奖”暨Best of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2018年,在纽约举办的Tdc活动上,荣获了64届最佳展示奖(全场大奖)。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