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式设计的三个层次追求:视觉引导、美感营造与个性突破
微信公众号PingMianDesigner(平面设计)是发布内容的平台。
现代版式设计不仅仅是调整文字的字体尺寸、行距、布局以及色彩搭配,它还涉及对以下三个层面的深入追求。
视觉引导,即通过有序地编排文字与图形,使读者能够流畅地阅读,这一要求构成了版式设计的基础。
构建视觉美感时,文字的排列布局需井然有序,并且需借助网格等手段,塑造元素组合的节奏与韵律,从而提升阅读的愉悦体验。
个性追求在于打破固有规律,从而创新文字的形态,营造出新颖且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激发观者的阅读兴趣。
在强调视觉吸引的应用场景中,文字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作为信息传递工具的范畴,尤其在书籍、海报、包装、网页、视频和标识等领域。它不仅以独特的形式吸引着观众的注意,还能激发阅读兴趣,进而有效促进信息的传播。因此,文字图形的塑造不仅涉及单个字词的图形化处理,还包括了文字编排的整体图形化设计。
形象地比喻,单个文字就好比舞台上独舞的舞者,有的刚毅有力,有的柔美动人,有的姿态挺拔,有的动作舒展。而版式编排则如同众多舞者共同起舞,通过布局的疏密、元素的呼应、空间的层次、节奏的快慢等手法,营造出或舒缓或紧张的视觉美感。在栅格系统中,文字之间的关系不仅包含了文字整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甚至还包括了它们之间方向上的相互联系。在众多应用项目中,设计师通过调整文字的形态,为其注入图形元素,从而激发起人们的阅读兴趣。这种将文字编排成图形化的做法,已成为设计领域的一种基本理念。
变形成为我们处理图形的方式,而追求视觉张力的延展同样属于我们的目标。汉字的变形,实际上是指呈现字体多样的姿态特色。在形态的变动中,我们需要突破汉字图形固有的形态属性,主观调整整体与部分间的联系,同时把握汉字固有的外在特点,进行有计划的设计与改造。
在结构设计上,需巧妙地调整汉字的笔画布局,有意地将某些笔划位置进行迁移或放大缩小,以此改变字体的视觉中心,打破其既有的形态,最终呈现出独具匠心的设计风貌。
空间编排,指的是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来营造特定的空间感。这一概念涵盖了二维与三维空间。孤立的单个字符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连贯的句子字符则构成了线,而连续的段落字符则可以看作是一个面。由于这些元素具备了点、线、面的特性,因此也就具备了形状和大小等可以被塑造的要素。
在二维的平面世界里,通过变换文字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样便能够打破常规的视觉感知,摆脱单调与平凡,进而形成极具冲击力和新颖感的视觉体验。
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变,我们既能够把文字想象成点、线、面、体等元素,亦能关注其依托的媒介形态;既可审视文字的固态形态,亦能关注其动态时的形象;既可利用文字本身构建立体形态,亦能借助三维图形(图像)来创造空间感。
文字的空间布局调整,自然会引起其原有形态的改变,这可能导致阅读上的不便;因此,需根据内容和创意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既能吸引视觉,又能有效传达信息。
优秀的编排设计能够为人们呈现充满活力的视觉阅读体验。它不仅凸显了文字各组成部分的运动感和节奏感,而且突出了动态布局在图形表达中的关键地位;同时,也彰显了文字所传达的独特个性与诉求。
在文字编排的创造性尝试中,我们突破常规的、单调的、静态的视觉模式,突出文字各个组成部分在方向、尺寸、面积等方面的变化,力求实现视觉元素的动感,进而形成犹如急流般迅猛、如清风般舒缓、如钟声般响亮、如月光般虚幻的视觉交错体验,以实现独特的传达效果。
动态编排的关键在于明确核心的文字内容,其基本框架应以中心元素为核心,对相关内容进行有序排列,注意主次分明、节奏感强。可以尝试采用“无网格”的设计手法,亦或在较为复杂的网格布局中寻求多样的变化,然而必须避免缺乏章法、忽视主次的无序编排。
溢血,亦即超出边界外流的状态,在印刷领域内指的是图形或内容超出预定边框的情况。所谓的溢血编排,则是指将文字内容置于既定空间之外,使其向外延伸的组织形式,亦或是营造出一种超出边界的紧张氛围。
文字排列需恪守既定规范,天覆其上,地载其下,四周留有空白,双栏、三栏、通栏等布局已深入人心。然而,图形语言对信息传递的渴望尤为强烈,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打破常规,创新视觉形式,打造新颖的阅读体验,以唤起人们的兴趣。
溢血式布局打破了常规的规则限制,将文字铺满整个版面,甚至超越了边缘界限,激发出丰富的、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种布局不仅能够展现出对空间无限延伸的遐想以及视觉上的紧张感,而且其内部的构造组合也不容忽视,主次分明、视觉流向清晰、信息传达明确,这些都是必须保持的关键要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