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文化:无声教科书,打造内蒙古某校连廊文化育人境
学校风气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教材,是滋养心田的甘霖,也是寄托教育思想的沃土。古人有言:“和品行端正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芝兰芬芳的屋子,时间长了闻不到香味,实际上是已经被同化了。”学校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墙面图画,无不体现着教育者的用心和愿望。它们宛若缄默的导师,当学子们徜徉于校园之中,便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了审美意识,伴随着书声琅琅,又于无声处陶冶了品德情操,使得整个环境都化作了涵养成长的文雅天地,正所谓“润物无声,润物无声”,完美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我们为内蒙古某学校打造的连廊文化,围绕“阳光”的温暖特质与“少年”的旺盛活力展开构思,力求让这条贯穿校园各区域的通道,转变为一个饱含文化气息的育人通道。下面将展示我们的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
该场所坐落于体育场馆的两侧位置,原先仅由柱体与空中通道组合而成的通道,并未设置任何文化元素装饰。教育机构期望有效利用这一区域,将其转变为兼具学术交流、放松休闲以及文化陈列多种用途的综合空间。根据机构的要求以及现场的具体状况,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设计方案。
1主题规划
“阳光文化廊”以“栽培、阳光、生命”为基本理念,相应规划了两个主要功能区,一个用于呈现学校的育人宗旨,借助形象化的设计来揭示其教育基础,另一个侧重于自然与科技知识的普及,旨在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
“少年文化廊”围绕“成功、快乐、人生”中心词汇打造两大部分:一边是教育宗旨呈现区,说明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另一边是读书文化地带,用书籍和文字创造文雅环境,两个文化廊重点突出且相互辅助。
2表现形式
视觉呈现方面,办学理念部分以立体文字作为核心元素,并配合符合主题的剪影图形进行艺术化搭配,借助形象鲜明的表现手法,使文化底蕴更易被理解,从而形成清晰明了的文化情境。
培育阳光生命 成就幸福人生
这两座连廊以“培养阳光生命,达成幸福人生”为根本宗旨,凭借不同的功能划分和场景构思,将抽象的宗旨变成能够实际体验的文化场所,让每一个地方都体现着教育的初衷。
01
阳光文化廊
阳光文化廊朝向广场的那面,运用方通将连廊内外区域分开,既确保了空间的开放性,又创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在下方位置,显著摆放着学校教育宗旨“培养、阳光、生命”的立体字形,字体刚强有力,体现了治学态度。顶部装饰有栩栩如生的立体人形轮廓,同时加入“注重品德”“勤奋学习”“热爱锻炼”三个核心概念,借助图像与文字的相互配合,使个人修养的提升方向更加明确,构建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地标。
连廊里面,我们侧重于科学知识和自然认知的传播。火箭的仿制品、模拟太空人的小道具、星球运转的装置等陈列物散布各处,点燃孩子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旁边还有陈列着动植物标本的墙,借助逼真的仿制品,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珍惜生命。走廊下方特意设置了长椅,方便老师和学生们停留、观赏、交谈和休息。
02
少年文化廊
少年文化廊朝向广场的那面,也采用了对称的布局方式,空间骨架同样是用方通搭建的,立体化的文字展示了教育宗旨的后半部分,即“成功、快乐、一生”,这和阳光文化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文字的上方,布置了“有鉴赏力”“努力工作”“勇于革新”这三组核心词汇,它们分别和立体剪影造型相呼应,旨在传达全面进步的成长方向。
连廊内部建设了体验式阅读文化空间。这边设置仿造书籍造型的装置,再现经典书籍封面原貌,装置表面印制适合中小学生的推荐书目,使优秀作品直观可见。那边墙面布置了名人读书语录板块和精选书籍介绍版块,并配有参与式阅读记录墙,以此培养阅读热情。孩子们能够从介绍版块自行挑选书籍,在走廊座椅上安坐享受安静阅读时刻,让文学气息伴随成长过程。
对连廊进行创新性设计,使原本普通的通道获得了教育文化的丰富意义,引导师生在行走、驻足、交流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感染,达成“让每段移动都见证进步”的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