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体应用手册Ⅰ:多种有趣字体展现独特魅力,你知道几种?

时间:2025-09-21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1评论:0

中文字体应用手册Ⅰ》。

你能说出多少种字体类型?除了日常常见的宋体、楷体、黑体之外,其实还有许多别致的字体,比如像风中摇曳的竹叶形状的“度知度”体,笔画有实有虚的“刘鑫标犷”体,笔力洒脱的“方正有猫在”体,还有构思精巧的“方正徐冰新英文书体”。

新兴的文化风尚与商业活动同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字体设计层出不穷。这类字体常见于标志标识、纪念品、户外宣传板以及艺术类书籍,即便没有附加的图案和色彩装饰,也能凭借其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变化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2017年末,理想国推出了设计师杨林青的著作《中文字体应用手册Ⅰ》,书中收录了1986年至2017年3月期间方正字库创作的字体,共计235种,若算上家族字体则达422款,内容主要围绕排版字体、创意字体以及书写字体这三个类别展开说明和呈现。

字体展示,涵盖了特定字体在横式排列、竖式排列,以及标题使用和正文使用时的不同表现,通过设定不同的字号、间距和字重,将同一段文字呈现出来,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进行对比观察。

创意字体和书写字体部分,左边页面包含该字体的名称、设计师、设计年代和主要设计风格等详细信息,右边页面则展示杨林青构思的一种特定应用场景,以此激发使用者产生更多想法,促使他们深入思考。

最近,澎湃新闻采访了设计师杨林青。

初衷:有感于文字使用的乱象

杨林青的《中文字体应用手册Ⅰ》是一本专门介绍方正字库字体的使用指南。由于需要全面收集资料,希望字库中的字体数量和种类分布均匀且齐全,因此向方正字库公司提出申请,他们同意合作,并派遣了数名员工协助工作,同时免费给予字库相关数据供整理之用。

他提及,就方正字库的字体而言,近些年,新字体不断出现。杨林青表示,他的《中文字体应用手册Ⅰ》收录的字体截至2017年3月份,而从3月份到2017年底,方正字库又增加了五十多种字体。

方正字库1986年到2017年新收字体数量显示图。

当可供选择的字体种类增多后,杨林青注意到实际应用中存在两种主要问题,首先,在使用字体时,出版社和设计师等操作者会单独打印每个字体来审视其视觉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无法全面评估,其次,他还发现存在许多不恰当使用字体的情形,并列举了相关案例

左边那页是1992年刊印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右边这页是近些年刊行的一本书的部分页面,拿在手上翻阅时,会发现左边那页字迹清楚,阅读起来很舒服,而右边这页文字则显得零散,不够清晰。一个重要缘由在于左侧页面选用的排版字体为书宋,而右侧页面则采用报宋,书宋是为书籍出版而设计的,其横竖笔画粗细不同,线条分明,墨色较深,有利于长篇文字的辨识,报宋的横竖笔画粗细一致,且都比较纤细,这是由于报宋受报纸这一媒介的限制,若笔画粗细悬殊,容易造成油墨堆积,加之报纸多采用零散阅读,这样轻盈而紧凑的字体更便于快速浏览,报宋通常不应用于书籍排版,然而如今随便翻阅一本书,都能发现各种字体胡乱搭配,纸张、文字、页面之间缺乏协调适宜的布局,拙劣的设计正在妨碍知识的传播。”杨林青说。

两千纪年前后,铅字印刷逐渐成为过去式。那个年代,可用的字符种类不多,但每一个都经过反复推敲,质量上乘,放置在任何语境中都显得十分妥帖。当时编校人员必须掌握相关技艺,后来铅字印刷作坊停业,熟悉该技术的匠人因此失去工作。随着字模被转存至电子设备,这些技艺便无人传承,加之后来字体数量急剧膨胀,文字使用便日渐无序。

另外,构思一款字体需要投入大量时长和心力,正文字数超过两万,广告文字约七千,书写字体由于要顾及布局构造,几乎每个字符都得分别创作,然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我国对于字体的版权观念长期较为淡薄,字体产品极易遭遇仿冒和迅速传播,设计人员及企业普遍缺乏相关认知,一旦应用了他人授权的字体,字体设计企业便会发出法律文书施加压力。方正字库的市场服务团队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护自身权益。杨林青对此进行了解释。

创意字体:实用性和艺术化的契合

创意字体部分由杨林青撰写《中文字体应用手册Ⅰ》时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左侧的常规说明之后,右侧主要展现了他构思的该字体应用场景,举例说明了一种使用方式。

方正黑变介绍页。

中文字体应用手册Ⅰ 杨林青 方正字库_手册排版设计

方正黑变的设计参考了《爨宝子碑》中的字样,那座碑刻成于东晋安帝乙已年间,康有为曾称赞它“端庄质朴如同古佛的面容”、“质朴雄浑,姿态多样”。这款字体的形态介于黑体和隶体之间,笔画以方型为主,横画的两端都微微上扬,点画则呈三角形状。整体风格古朴雄健,适合用于杂志的标题、广告宣传以及产品包装的装饰。

家世平凡、面容刚毅等细节,并非预设的规范和模板,是我针对这种字体的个人视觉诠释,由于仅左页的说明显得较为单薄和普通,我试图寻觅一种契合该字体的表述,借助夸张手法,让右页能体现左页字体的独特气质。杨林青这样表示。

以扁平马克笔的笔触为灵感来源创作的方正倩体系列,其笔画连接和转角都采用弧形设计,字形和笔形都追求对称和谐之美。该系列有三个不同的字重版本:方正粗倩的笔画对比鲜明;方正中倩的笔画粗细均匀,显得柔美动人;方正细倩的笔画则显得精巧雅致。这种字体适合用于女性服装、化妆品以及家居产品的广告宣传和包装设计。

杨林青就将三种不同字重的方正倩体这样呈现。

另有一些字形,基本上已经不再具备其作为文字的基本功能,而更侧重于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例如接下来的几种情况。

方正点阵冯(上)和方正矢量冯(下)

点阵冯的设计灵感源自古代石碑上风化的字迹,借助电脑的点阵显示手段,增减像素的多少来重现碑刻拓本里的极简文字,这种字体的笔画非常抽象,整体构造十分精简,让人不太容易看懂,几乎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杨林青把某个字反复复制并排布,最终形成一种图案,看起来类似刺绣的工艺,颇具趣味性。矢量图形与点阵图形类似,都是借助机器指标对线条和结构进行简化,压缩成只有明暗对比的图形。

徐冰的天书,数据化到方正字库后名为“方正徐冰新英文书体”。

徐冰的书法属于创新性表达,已经超越了常规的书写范畴。这种书写方式保留了笔画的形态,却并非使用毛笔完成。虽然徐冰的书写借助了毛笔,但所呈现的并非标准的中文字符。徐冰的创作属于观念艺术范畴,作品主要体现艺术价值,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不过部分艺术科技单位也会选用他的作品,他采用中文笔画书写英文字母,借鉴汉字的某个部首,再通过特殊方法组合成一个方块字,创作初衷并非为了制作字库,而是探讨文字交流的理念,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展现艺术家的思考方式,杨林青对此有相关评论。

屏显字体

当今社会已普及数字化阅读,我们日常与文字打交道最多的媒介是手机和电脑的显示屏,这些设备上呈现的字体属于视觉呈现的文字。

显示文字曾经经历过演变。过去,黑白色手机上呈现的字形是像素构成,类似七巧板拼图。至今,这类构造依然在某些公共场所的电子显示屏以及设备面板上应用。

电子阅读最初伴随着个人电脑的流行而出现,个人电脑早期配备的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这种显示设备并不便于持久阅读,当时的操作系统在处理字体显示时,主要追求的是信息的明确传达,对于字体的艺术性考虑不足,例如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中文字体,其设计风格还保留着铅字时代的特征。

液晶显示屏问世后,文本浏览体验优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方正公司推出的首批中文液晶字体,包括微软雅黑系列与兰亭黑系列,专为电脑屏幕优化设计。这些早期中文显示字体摒弃了传统宋体样式,改用黑体字形,并采用宽体字设计,兼顾了中宫舒展。这种设计既能充分利用屏幕像素资源,又能提升电脑文字的辨识度。方正兰亭黑家族总计有十四种字体,涵盖十种不同粗细的版本,另外有四种同时提供细长形和宽扁形的版本,这些字体能够适应各种电子屏幕的系统文字需求,同样也适合用于传统印刷品的文章主体和宣传海报的版式设计。

现在,屏幕的分辨率已经达到每英寸超过三百个点,画面清晰度不再是障碍,几乎能够媲美印刷品的细腻程度,这说明中文显示文字的创作可以摆脱技术瓶颈,重新追求文化内涵的表达。

屏显字体的发展。

例如,澎湃新闻的屏幕上展示的文字选用的是博雅宋,而不是黑体字。宋体字体最初并不是为在屏幕上显示而设计的,因为其笔画中横向较细而竖向较粗,在屏幕上容易显得模糊不清,而博雅宋相对来说,其横竖笔画较为均匀,显示效果更好一些。

例如小米设备的显示文字是与方正联手打造的方正兰亭黑pro系列,这是在兰亭黑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字体,苹果产品的字型最初是采购的兰亭黑,由于费用较贵,之后苹果公司自行研发了苹方黑体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