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中高二(17)班学生自制班服,彰显别样风采
女儿的“班服”乃是由学生们亲手设计并制作的,对此我们为这群孩子点个大大的赞。近期,冯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学生们身着款式一致的白色与黑色连帽衫,胸前装饰着精心设计的图案,背部则印有数学公式。冯女士透露,她的女儿就读于济源一中的高二(17)班,这些孩子们自制的“班服”让她得以一窥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所谓的‘班服’,并非仅仅是大家穿上同款服装那么简单,它蕴含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力量。”济源一中高二(17)班的班主任李立峰这样说道,相较于校服,“班服”更能彰显班级特色及学生的独特个性。此次,他安排学生们亲自参与“班服”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集体的荣誉感。
在李立峰看来,学生们的“班服”设计充满理科实验班风格。据相关介绍,班服的每一处设计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胸前标志的“A”字彰显了学生的身份,同时也象征着他们要努力成为最出色的自己;背部则印有定积分公式,其中“九九归一”寓意着永恒的友谊,“X1”代表着班主任,“X5”代表着其他五位老师,这两个系数相加恰好是班级编号1617,“47”代表班级中的47名同学,“213”则代表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考试(使用2B铅笔),而“9”则指向全国最顶尖的9所高校,作为分母,象征着他们对这9所高校梦想的支持与支撑。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答案是520。
连帽衫整洁无瑕,上面印有学生们亲手设计的独特图案,这样一件融合了全班同学智慧和创意的“班服”就此诞生。来自济源一中高二(17)班的张楠同学表示,去年同学们就萌生了制作“班服”的念头,然而由于课程安排紧凑,当时并未立即付诸行动,这个想法也就暂时被搁置了。今年七月,正值暑假,同学们分成了六个小组,每组精心设计了一个图案,着手制作“班服”。一周后,将收集到的图案汇总,便勾勒出了“班服”的雏形。随后,我们联系了商家,并完成了图案的印制工作。在国庆节来临之前,他们班级独具特色的“班服”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在这整个设计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背后那个未解的公式,而这正是学生夏振楠的创意之作。夏振楠提到,鉴于近期刚刚掌握了导数与积分的知识,再加上我们身为理科生,希望凸显理科的风采,因此我灵机一动,决定采用定积分公式来设计题目。令人惊喜的是,这道题的答案恰好是520,这个数字恰好象征着大家对班级集体的深厚情感。
10月12日,济源晨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观察到,多数学生身着统一的“班服”。他们还达成共识,每周一、周二,全体同学都会穿上“班服”,共同参与上课和做操的活动。“穿上这身服装,我们便构成了一个团队,无论走到何地,只要看到这样的服饰,便能识别出我们班级的同学。”一名学生这样表达。济源晨报记者进一步获悉,近年来,济源一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众多班级纷纷开展了设计“班服”的活动。这些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使得家长和老师们得以一睹高中生们别具一格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