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冲击下黑板报渐失色?兵团总队板报却魅力别样
在宣传方式较为简单的时期,黑板报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曾经扮演过关键角色。它既能形成学习风气、承担教学职责,而且特别贴近实际、吸引群众,为基层人员创造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现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广播和音响设备进入营区,网络和手机普及到各个班排,这既为官兵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方式,也对他们思想观念造成冲击,使得传统作风变得模糊,行为模式受到影响。电脑绘图和喷绘技术非常方便高效,能一次性解决问题。黑板报似乎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宣传引导的作用也显得不再重要。
在那座兵团总队三级主官的《纲要》培训及党组织书记轮训班的建筑物前,源自天山南北的“校尉”们创作的黑板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吸引力。这些板报布局规整,信息充实,主题突出,设计精良,吸引众多军人驻足欣赏,并不断表示赞赏。为何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的板报依然充满活力?
这次黑板报比老式的宣传更加亲切,更加有人情味儿,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诲者。吴亚辉警官在观看时,对此深有感触地表示。
信息化对抗中,电子设备常成干扰和攻击目标,我们这些指挥员若电脑无法使用,就无法展开宣传吗?我认为黑板报不会过时,根据地方条件开展宣传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难以替代,某中队指挥员强调黑板报凭借独特作用依然重要!
吴队长从选拔人才的方面获得了启示,板报为官兵创造了展示能力的途径,制作环节也是发现培养人才的环节,涉及的人员数量众多,并非少数。
设置板报评比是为了传承优秀传统,弘扬良好作风。黑板报是我军一种传统教育形式,它展现了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某支队领导从延续光荣传统的高度解释了这项安排。
黑板报至今还是军人交流的“扩音器”、战士才智的“展示台”、信息沟通的“小窗口”,怎样让板报内容更受大家欢迎呢?
制作一个气派的板报其实不难,关键在于绘画技巧,但是画出一个贴近生活的“扩音器”却不容易,必须要有独到的构思和用心!一位大队长这样阐释板报设计的真谛。板报制作的核心目的就是鼓励官兵用自己的语言分享个人经历和身边故事,经由彼此的交流和借鉴,最终形成促进部队进步的积极力量。
创作期间,板报组的成员即便分散在各个班级,仍会抽空聚集一处,彼此探讨交流,激发创意,汇聚智慧,分享彼此的宝贵经验与有效方法,从而营造了全体人员积极参与竞赛的良好风气。
需要找到同志们最为关切的方向,让文字和图片展现出真切感人的氛围。内容应该减少空洞和浮夸的表述,增加对军人经历的关注,描绘官兵的形象,使用贴近基层的语言。张指导员承担了文稿撰写的工作。
色彩组合不够鲜明,富有底蕴也不能忽略表面形象,我认为可以这样做!李队长充当了艺术顾问。
设计、绘制、涂彩、落笔,细致刻画,将对学说的认知和行动标识在宣传栏上出色展示,充分施展每个人的长处和特质,合力制作出一个个中心突出、安排得当、立意别致、清爽整齐的海报。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板报小要诀
版面设计要明了,图文比例把握好
撰写内容要具体,切莫到处照搬抄
标题大小要适当,要素齐全不能少
照片漫画亦可上,官兵共同来撰稿
好人好事来表扬,关键弘扬正能量
作 者|李 浩、李 方
摄 影|张 树
总 编:原 勇
主 编:李洪源邓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