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的原意及多位学者对文化的定义?

时间:2025-11-03作者:admin分类:广告与营销视觉浏览:6评论:0

在英语这类西方语言里,“文化”这个词汇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其原本的意思是针对土地的耕耘,以及对植物的栽培动作,之后它被用来泛指人工的活动,还有技艺方面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并且进一步延伸扩展到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人类行为自身 。英国学者E.B.泰勒提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杂整体,它涵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能力与习惯;后来美国学者A.L.克虏伯和C.克鲁克洪归结为,文化是历史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美国文化研究专家P.巴格比把文化界定为,社会成员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且强调其中不包含源于生物遗传性的那些规则;德国价值学代表H.李凯尔特明确宣称,“文化”是有别于“自然”的概念,自然产物是自然从土地里生长出的东西。人们播种后从而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是文化产物 ,这些说法都认同 ,文化乃按照人的方式与标准去改变的不仅包括环境 ;还有人自己 ,要创造属于人的存在 ,也就是将世界“人化”的活动以及其结果 。

从汉语词源进行观察,在《周易》当中,中国古人存在 “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样的说法。依据其而得以产生的 “人文化成”,属于汉语 “文化” 一词最开始的形态。在古汉语里,“文”字意味着“色彩”“纹理”,能延伸为事物的“道理”(涵盖结构、秩序等);当“文”作为动词的时候,意思是“使……富有条理、色彩”;“化”的意思是“变、改变”,会使对象事物“(完全地)变成……”。“人文”指的是用人的标准和尺度来改变对象的行为过程以及其结果。梁漱溟觉得,文化说到底就是“人的生活样式”,这和西文里“文化”的意思相同,而“人文化成”这个说法,更侧重于教化以及治理的意思,着重用人文的道理去改造人和社会,也就是“以文化人” 。

文化衫设计图案_文化内涵_文化定义

“文化”概念的内涵以及本质,是由中西词源共同揭示出来的,这表明文化的本质便是“人化”与“化人”。“人化”指的是按照人的方式去改变、改造世界,进而让任何事物都带有人文的性质;“化人”则是反过来,运用这些改造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去培养人、装备人并且提高人,以此使人的发展更为全面、更为自由。“以文化人”是人类世世代代持续不断地“人化”自身的过程,它属于“人化”的一个高层次的环节、境界以及成果。

不同地区以及民族的具体情形存在区别,然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存在清晰总体线索,即在持续改造外部世界之际,持续改造并提升人自身,“文化”概念成形,是以整体性抽象概念,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方式、基本过程、基本状态以及丰富成果本身进行概括性描述,恩格斯指出,对于人类来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标志的文明,是伴随文化成果的持续积累而形成的。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