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角色及主题曲海报设计手法:对比突出主角,王菲献唱超好听
这种艺术手法颇为相似,同样把子弹当作前景物件,和后面的人物构成前后关系,形成对比效果。
在创意上,与经典电影《战争之王》的海报有点类似。
角色海报的设计,还是用了对比的手法。
女主角猛地转过头去,她的身影与周围众人的轮廓产生了鲜明的反差,由此使她格外引人注目。
剩下两位主角的角色海报,设计上完全如出一辙。
通过参照周围人的体态和站位差异,能够凸显主要角色的存在感。
这一招不管是在摄影,还是海报设计中,都经常会用到。
如果想追求效果更显著,还可以运用色彩的反差,使主要人物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电影还邀请了王菲献唱主题曲《归途有风》,挺好听的。
海报制作注重对照,歌曲名是核心,放大突出,人物图像是衬底,营造情境,图文反差凸显中心思想。
再来看一个相仿的例子。下图也是让文字布满整个图面,凭借图文的强烈反差来突出中心思想。
好了,
讲了半天,好像有点光吹不练的意思。。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动手吧。
接下来,我们尝试运用多种对比手法,设计几款《万里归途》的宣传海报,以此进行实践。
01图文对比
通常情况下,海报创作侧重突出形象或核心要素,而文字信息则处于辅助地位。若需着重突出核心思想,可尝试运用图文反差的表现手法。将文字尺寸放大,使其成为视觉中心,同时缩小相关形象,以此制造独特的视觉对比效果。
来看看具体怎么做。
第1步,
挑选《万里归途》中的一个画面,我选取了王俊凯坐在路边的照片,这个画面透出迷茫无助,流离失所的意境。
第2步,
放图片放大一些,放在画面的底部,将上面的空间留白。
第3步,
给上半部分的空白区域补上天空和云朵,使画面不会过于单薄。
第4步,
统一画面的色调。
第5步,
打上标题,大致确定一下位置和字号大小。
第6步,
将标题换成更有张力的书法字体。
第7步,
补充好其它次要文案信息。
OK,完工!
继续走你~
02大小对比
视觉上的大小差异是设计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制作人物宣传图片时,假如希望一张特写肖像不那么乏味,可以尝试运用大小反差来增强效果。
第1步,
选一张轮廓比较清晰的照片。
第2步,
抠图,将照片放大到撑满整个画面。
第3步,
再加入一张场景图,与人物形成叠加二次曝光的效果。
第4步,
行人影像的叠加方式调整为“滤色”模式,导致两幅图像合并为单层效果。
第5步,
整理一下细节,将文案排版好。
OK,完工!
休息下,吃点再继续~
03前后对比
在画面中添加前景物能够有效增强立体效果,制造出明显的层次差异,进而提升整体视觉效果。前景物既可以表现为图形样式,倘若没有合适的图形,直接运用文字同样能达到目的。
来看看实操案例。
第1步,
还是王俊凯的一张剧照。
第2步,
将图片放大,适当裁剪。
第3步,
在画面中打上标题字。
第4步,
标题尺寸调大,施加朦胧滤镜,与图片重叠,制造突出层次。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
走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