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曾经生活中重要环节,我从初中到高中的编辑经历

时间:2025-08-20作者:admin分类:广告与营销视觉浏览:1评论:0

黑板报,一个久违了的名词。

早些时候,黑板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室的后方墙壁上总是设有黑板,那便是班级的对外窗口;政府部门及居民区入口处,或是院落内部,也常常设置一块或数块黑板报,用于宣传社区环境维护、政治动态等事宜;机构食堂或会议场所周边,同样摆放着显眼的黑板报,甚至大街小巷,也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宣传栏,那个时期,信息传播手段的拓展和思想引导平台的构建都极为重视。

童年时光已模糊不清,不过从少年时期开始,我就负责班级公告栏的文案撰写和版面设计,这份工作持续到高中结束。刚升入少年班那年,还担任了班级团组织的宣传负责人,主要职责是每个周末午后到教室制作公告栏,之所以用“制作”这个词,大概是因为它含有发布的意思,意味着公告栏既要撰写文章,还得配以插图呢。那段时间我承担着版面布局和稿件筛选的工作,黑板报的配图由我的两个挚友合作绘制,其中一位拥有绘画才能,至今仍在创作,曾赠予我一件松鹤盆景作品,其枝干盘曲有力、纹理栩栩如生,画作相当出色。

周末下午,我们三个人商定好在教室碰头,简单明确了各自的任务,通常标题部分由一位同学负责,另一位同学负责绘制文章中的配图,而我则负责把挑选好的短文一笔一划地写在黑板上。可用的材料不多,毕竟创作能力有限,内容大多选自各类期刊,例如《辽宁青年》、《读者》、《中学生》等,那些文章在今日看来,多是励志短篇和趣闻轶事,间或夹杂名人警句,偶尔老师会推荐一两篇与课程相关的知识技巧,时政新闻也会涉及一些,整体感觉类似综合性文摘。

图片和封面多数是仿制,曾购买过不少黑板报用的资料,都是32开横装本,里面大多是黑白图画,版画风格,以色块组合为主,风格鲜明,简洁明了,很适合黑板报,那时还喜欢收集报纸,从其他刊物上看到好的封面设计就剪下来夹在书本里,需要出黑板报时再翻出来参考。初步商定版面布局,明确文字数量和图像占比,随后着手进行,通常耗费三四个小时,从午后持续到晚餐时段,才算大致完成。完成创作后,我们退后几步审视成果,内心仍感到些许满足。

我负责了中学时期的所有黑板报,后来进入大学,专业选择与个人兴趣高度契合,黑板报的内容也随之焕然一新。云工校园里黑板的数量不多,食堂入口处却有一排长长的宣传栏,各班级、各个系部以及学校各类社团的通知和海报都贴在那里,同学们早晚去食堂时都能看到这些资讯。我自大学入学起,就投身于学生会宣传部,自然而然地接手了海报的文案撰写与美术设计。

通常的通告选用四方的红纸作为载体,上面以墨水毛笔书写显著文字,核心信息仅包含若干要点,明确传达即可。某年,美国普度大学的工业设计团队到访本校进行互动,我们院系作为对接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事宜,院方负责人指定我负责草拟公告和海报设计,还涵盖了会议室的专用板报制作,整个过程耗费了不少精力,待美国教师团队返程之际,他们特意将图书馆入口处的公告栏上的活动通告小心地取下,叠好当作纪念品带走,说到底只是一张红色的印刷品,采用巨型画笔手绘而成,属于常规的海报类型,仅在部分笔画上做了特殊处理,呈现出一定的版面设计风格,能够被外国友人珍藏,我为此感到十分高兴。

班级展板设计图案大全_黑板报制作过程_黑板报历史

若是某项专门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歌唱比赛、艺术展演等,便需配置些许装饰图案与版面设计,此时便选用对折的纯白纸张,平铺于教室课桌上,逐步规划布局并手绘内容,对于规模更为宏大的活动,若关乎整个学院范围,则向学生会或团委申请必要的颜料与纸张,并获取数块大型展示板,将纸张粘贴于拼接的展板之上,先用铅笔勾勒草图,再以大号毛刷蘸取颜料完成绘制。一般使用大瓶的宣传画颜料和大号的油画笔,涂涂抹抹。

我通常画两米乘两米的,因为团委的展板尺寸是那个规格,最夸张的一次是绘制运动会用的展板,有三块,总面积达到几十平方米,最终还要把它们固定在主席台后面的铁质支架上,一般都在灯光球场地面进行创作,完成后需要号召几位同伴一起参与装置工作,回想起来,那些岁月确实了不起,虽然没人指导却把任务完成得井井有条,团委的老师只简单交代任务就离开,整个过程几乎不过问,只关注最终成果,依靠年轻时的满腔热忱和被委以重任的冲劲,每次都能顺利达成目标。

那个时期缺乏大型喷绘设备和写真装置,也缺少如今多样的打印方式和制作途径,所有工作全靠手工操作,这种实践对我日后从事的工作极为有益,面对任何规模的项目都能将其拆解规划,再加以整合实施,同时提升了统筹安排、任务分配、资源整合、团队配合等各项能力,实在是非常有益的经历。在之后的工作里,面对各种活动,比如展览、会议、讲座等所需的背景横幅制作,从不感到困难,这与学生时代积累的经验密切相关。

不知不觉数十载光阴荏苒。早年间绘制的那些宣传画板,如今已无处寻觅,仅存于部分旧照里留下零星印象。社会日新月异,传播途径也随之更迭,如今的微信平台、头条专栏、百家平台以及各类短视频,均可视为传统墙报的演进形态,虽然呈现方式彻底革新,但根本目的不变,内容始终是关键所在,各种变化终究回归本源。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