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黑板报内容资料大全
中秋节的来历:
据说,存在着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礼记》当中记载 :“天子春朝日 ,秋朝月 。朝日以朝 ,夕月以夕 。”这儿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祭月原本是帝王的礼制 ,后来达官文士也进行效仿 ,此风渐渐传到民间 ,形成一项传统的活动 。
中秋节的起源:
我国传统佳节之中有中秋节,依据史籍记载,“中秋”这个词最早在《周礼》这本书里出现,到魏晋的时候,有着“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这样的记载,一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变成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如今人们在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惯,这一习惯在我国拥有的历史十分久远 。至于中秋节吃月饼起源由来的事儿,有多种各不相同的说法 。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称 :大唐时期 ,太宗李世民为了去征讨北方突厥这个地方 ,平定突厥多次进行的侵犯行为 ,于是命令手下的大将李靖亲自率领部队出去征战 ,部队转战到边塞地区 ,结果多次立下卓越功劳 。八月十五这一天 ,部队胜利归来回到京都长安 。为了庆贺取得胜利 ,京都长安城里城外都鸣响炮声奏响乐曲 ,军民们一起狂欢持续通宵 。当时有个来到长安进行通商的吐蕃人 ,特意向皇上献上圆饼来祝贺取得胜利 。那个被称作太宗的李世民满心欢喜,接过了那个装璜得极为华丽的饼盒,从中把彩色的圆饼取出来,手指着高高悬挂在如浩瀚般天空之上的明月讲道:“应当把这胡饼拿去邀请那如蟾蜍的代表月亮之物。”随后,便把那些圆饼分发给了文臣武将以及各级官员。从这之后 ,在每年八月份仲秋的那个节日里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衍生开来一直延续下传来了。
中秋节关于玉兔的故事:
玉兔捣药
据说有三位神仙化作了三个可怜兮兮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讨要食物,狐狸和猴子都有食物能够用来救济,只是兔子毫无办法。随后兔子讲:“你们吃我的肉吧!”接着就跳进烈火之中,把自己给烧熟了,神仙被深深感动,将兔子送到月宫里,成了玉兔。陪伴着嫦娥,还捣制长生不老的药。
玉兔入月宫
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中,存在着一对历经千年修行的兔子,它们成功得以修炼成为仙人,这对成为仙人的兔子有着四个女儿,这些女儿都非常可爱,并且每个女儿生来都是纯白色的,而且十分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传召雄兔前往天宫,它满心不舍地与妻儿作别,而后脚踩云彩朝着天宫而去。就在它抵达南天门之时,瞧见太白金星领着天将押着嫦娥从身旁走过。兔仙不明究竟发生了何事,于是询问身旁一名看守天门的天神。在听闻嫦娥的遭遇之后,兔仙觉得嫦娥是无辜遭受罪罚,内心很是同情她。然而自身力量太过微薄,又能够帮上什么忙呢?想到嫦娥独自被关在月宫里,是何等的寂寞悲伤,要是能有人陪伴在她身边就好了,突然之间想到了自己的四个女儿,紧接着它立刻飞速跑回家中。
兔仙将嫦娥的遭遇告知雌兔,还讲想送一个孩子去跟嫦娥相伴。雌兔虽说对嫦娥满怀深深同情,可又割舍不下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简直如同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都不情愿离开父母,个个满脸泪水。雄兔言辞恳切地说道:“要是我孤单地被关起来,你们乐意陪伴我吗?嫦娥为解救百姓而遭受牵连,我们能不对她心生同情吗?孩子,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呀!”。
小孩们领会了爸爸的心,均声称甘愿前往。雄兔子跟雌兔子眼中噙着泪,却笑了。它们拿定主意让最小的闺女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
中秋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面泛白,树上栖息着鸦雀,清冷的露水悄然无息,浸湿了桂花。今夜明月高悬,人人都在仰头观望,不知那秋思会落到谁的家中呢。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请小编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