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徽章亮相,设计精美彰显独特风采
世界技能大赛期间,常常能看见各国队伍的选手们胸前佩戴着一种标志,这种标志不仅彰显了队伍的特色,也类似一种身份标识,能够让人了解他们的归属。
世界技能博物馆新近入藏的展品,有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捐献的第四十四届、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徽章,这些徽章是由该学院的设计人员构思制作的。
赠送的第四十四届全球技艺竞赛中国代表团标志,整个标志包含一个代表团标志,另外附带四个纪念标志。
赠予的第四十五届全球技艺竞技中国团队标志,整体标志含有一个团队标志,另外附带三枚留念徽章。
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尽管两组内的纪念标志存在差异,不过代表团的标志却完全相同——均为红色扇形标志。
第四十四届、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
中国代表团徽章
第四十四届(左)、四十五届(右)
世界技能大赛纪念徽章
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的张肖老师是这两枚徽章的主要创作者,他讲述道,学院接到徽章设计的要求是在2017年3月,而当年的10月世界技能大赛即将举办,由此可见时间相当紧迫。
张肖老师
深圳技师学院在设计领域一直表现突出,该校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中摘得银牌,此外,该校还连续三届担任了第43届到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项目的中国选拔训练中心。
深圳技师学院世赛团队合影
这个突出的成就与强大的教师团队密不可分。该校设计学院的徐伟雄院长是深圳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并且担任过第43、44、45届世赛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
徐伟雄院长 | 图源:世赛中国
徽章创作过程十分仓促,由徐伟雄院长亲自督导,众多设计团队相继构思了一百多个不同版本,经过一番白热化的角逐,红扇形徽章和熊猫徽章的设计最终胜出。
张肖谈到,他们曾构思了众多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构思,中国人注重言外之意,因此经过斟酌,最终选定了一个图案与内涵均十分贴切的红色扇形徽标。
这种造型蕴含着东方特色,主色调选用了中国特有的红色,构思源自扇子的形态,寓意着美好与卓越,整体理念与全球竞赛的宗旨十分吻合。
纪念徽章包括四枚熊猫图案,外国友人普遍对中国“国宝”熊猫抱有浓厚兴趣,因此,以熊猫为设计主体的徽章较为常见,不过,在这次创作过程中,张肖带领的设计团队运用了较为独特的方法,通过遮挡手法在平面设计上营造出层次感。
这四枚纪念徽章设计捕捉了熊猫憨态可掬的各种动作,张肖回忆:
由于各个设计团队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徽章构思,整个过程相当劳累,偶尔甚至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因此“拼命赶工徽章制作突击队”也就成了张肖负责的设计团队微信群的名字。
设计阶段里,互动气氛相当不错,学生们一边构思一边调整方案,因此进步很大。
张肖老师(骑马者)和学生合影
张肖表示,徽章创作环节包含构思、选材、制作方法、制作技巧等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必须学习并掌握的,因此最终成品能否被选中并非重点,核心在于学生借助这个设计任务掌握了大量制作工艺。
徐伟雄院长不仅对徽章的构思方面提供了指导,也对图案的形态、文字的排版以及色彩的搭配进行了细致的修改。经过反复斟酌,方案最终在四个月后的七月完成定稿,并得到了批准。
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徽章延续了往届的红扇形设计,对制作工艺进行了优化,另外纪念徽章则由张肖老师指导团队完成了全新构思。
第四十四届的熊猫纪念徽章最突出的设计手法是运用“遮挡”来表现层次感,第四十五届纪念徽章则把熊猫形象赋予人的特质,并且和传统中式漏窗的风格融合在了一起。
熊猫从破洞处探出脑袋的可爱样子,象征着借助世界技能大赛这个平台,使全球民众欣赏到我国技术专长的卓越表现。
漏窗的图案设计运用了回文、团寿纹以及冰裂纹,这些纹饰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寄托了技能竞赛圆满成功的美好期望。
张肖老师称:
设计师寄语
期望自己参与设计的展品......
能够激励广大青少年精通并深入探究学习方法,促使他们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技能竞赛,为祖国赢得荣誉。
——张肖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展示技能人才风范。
——张肖